一开始的时候,五千赵军跑在最后面,但因为皆是骑兵的关系,他们很快超过了中间一万五千人的齐军,然后距离四万齐军越来越近!

很出乎意料的,羽林军放过了留守的一万赵军,转而继续追赶落在最后面的齐军。只是赵军的高兴没维持多久,就被九万韩军淹没了。韩军自然而然地分出两万人,剩下的七万人依然对逃窜的敌军紧追不舍!

一个时辰后,追逐的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但还是在勉力支撑着。谁都清楚,每向前多走一步,离胜利就更近一步!

此时,齐军只剩下四万人,赵军只剩下五千人,廉颇和后胜再如何惊慌失措,也清楚,城东的营寨肯定是出事了,否则,也不会这么久不派出大军前来增援!但已经跑了这么远的距离,即使前方再危险,也只能一路前行了!这已经成为支撑己方的动力!

前去侦查的斥候终于带回来后胜和廉颇想要的消息,城东的营寨果真中伏了,营寨内的守军一心想要救援自己却没料想韩国在一处山坡埋伏了五万精锐,最先派出的两万大军全军覆没,第二批三万大军也折损了大半!如今,营寨内守军正在和韩军对峙,而更令后胜、廉颇惊讶的是,这支韩军的主将居然是本该身在河内的郎中令蒙骜!

原本有九万大军的营寨如今只剩下两万齐军、三万五千赵军,留守的赵军偏将军赵茄担心再次中伏,目前正在和数目不详的韩军对峙!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从一开始,韩国就知道赵国已经和齐国达成了合兵一处经略东郡的意见,也许就在廉颇率军悄然赶到濮阳的时候,蒙骜也率军悄悄南下,只是韩军足够隐忍,用平阳消耗了齐、赵一方的士气。待战事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攻打齐、赵联军的腹背,韩军断定后胜、廉颇会向城东的营寨求援,蒙骜率领一路偏师,进行了一次完美的伏击!

至此,二十九万进犯东郡的齐、赵联军遭受重创,仅仅剩下十万人!其中,齐军残余六万人,赵军残余四万人!

在这场前后耗时半个月的战斗中,有相互的算计,也有同心协力。齐军牺牲四万人,见识到韩国最新投石机、弩箭的厉害!然后用三万人的代价,攻破了五万韩军驻守的营寨,歼灭韩军超过一万人;赵军也不甘示弱,伤亡超过两万,歼灭韩军超过两万。就在四万齐、赵联军开始围歼仅剩的两万韩军的时候,李牧大军的突然介入打破了战场上微妙的形势。

齐军刚一接战就被击溃,乱军冲垮了齐军自己的方阵,齐军无奈只能后退,原本可以势均力敌的战争一下子成了追逐战,齐、赵联军成为了韩军的猎物。原本可以策应的九万齐、赵联军则大意之下,先后中伏,一下子把自己的兵力优势耗尽。

韩军的损失当然也大,四万平阳守军战死沙场,在击破齐军方阵的时候,损失四千精锐的羽林军,在追逐战中,也损失两万大军,在伏击战中,折损两万大军,伤亡的人数加起来,也接近十万人!但相比较齐、赵联军将近二十万的伤亡,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随着齐、赵联军退入营寨,死守不出,东郡的形势变得豁然开朗。平阳城西下,李牧、蒙骜率领足足十二万大军,令十万士气低落到极限的齐、赵联军进退维谷,赵军还好些,齐军完全就是丧失了斗志,这也是为何明明齐、赵联军数量并不差韩军多少,却只能固守不出的道理!

遥想四个月前,二十万齐军西出临淄,何等的意气风发,后胜掌管着齐国一半的精锐,又有八十万秦、赵、楚三国大军为援,击败韩国,易如反掌!可四个月后,原本的二十万大军居然只剩下六万人,而且尺寸之地未得!最后能够平安返回临淄的更是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后胜似乎已经可以看到自己的结局,自己的姐姐君王后再宠信自己,也不会重用已经成了齐国罪人的自己了!早知道是今天的解决,当初为何要答应出兵呢!

虽然尚未全歼入侵的二十九万齐、赵联军,但李牧和蒙骜还是决议立即把捷报传给洛阳。他们清楚,如今,韩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秦国,甚至做好牺牲大半个东郡的准备,谁知道后胜如此“坑队友”,反倒让韩国可以威胁齐、赵两国!这可真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得益于驰道和大力兴建的驿馆,仅仅过了一个晚上,身在五百里以外的韩王就接到了来自东郡的捷报。收到捷报后,韩王长笑了三声,将张平、范睢召集起来,一阵秘密商议。谁也没注意到,不久之后,一骑快马冲出洛阳北门,一路往北而去!

第五十八章 议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