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听得有些瞠目结舌,也终于明白,为何韩国对赵国一直采取守势,为何韩国在河东的大军大都是老弱之兵!原来,韩国把所有的精锐都用来夹攻秦国!三十万韩军,每一路都是十万,在秦国全心全意对付匈奴人的时候,韩国向秦国射出了暗箭!自己可以想象秦国朝堂当初的为难,面临匈奴和韩军的共同进犯,或许是担心骑兵的威胁,或许是过分信赖关隘的坚固,关中的精锐全都用来对付匈奴人,这无疑给了韩国机会!

“匈奴被击败后,我们大秦尚有八万大军,按照王上的命令,两万留守漆县,戒备匈奴!三万驰援峣关,三万驰援潼关。韩军也着实歹毒,悄无声息地拿下峣关后,攻占了蓝田,在蓝田城外,伏击了三万毫无防备的大军,然后分兵,直取咸阳!当时,咸阳的全部兵力加起来只有三千人,死守肯定是守不住的。王上于是接受丞相的建议,巡狩栎阳,将河东和潼关作为依仗!按照时间,咸阳如今很有可能失守了!”宦者又道。

三千人是绝对守不住咸阳的,哪怕这三千人是秦国最精锐数量也最少的锐士,也不能!白起很理解秦王的选择,撤退是唯一的选择!与咸阳生死存亡是很悲壮的事情,却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咸阳如今是谁在镇守?”白起问道。

如果秦国君臣一起逃难,那韩军必然在攻克咸阳后很快察觉,继而尾随!必须有人坐镇咸阳,吸引韩军的注意力,秦王才能有机会安然无恙地抵达栎阳。

“是丞相!”宦者肃然起敬,毫无疑问,如果秦王可以安然抵达栎阳,最大的功臣就是魏冉。

白起露出复杂的神色,有钦佩,有可惜,有尊敬,有伤心。确实没有比魏冉更合适的人选了!作为大秦的丞相,他在咸阳就等于秦王也在咸阳,百姓们的士气会高涨一些!

“安平关、潼关各有多少兵力把守?进攻咸阳的韩军又有多少?”白起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这直接决定了自己需要分出多半兵力!由不得白起不慎重对待!

第六十九章 麃公之死

“王上前不久下旨将萧关、大散关的大半军队全部调到了安平关,安平关守军当有一万两千人以上。潼关,有卫尉的三万大军驰援,一时之间绝对不会落在下风。另据斥候禀报,渭水南岸的韩军号称十万,即使数量不足十万,也有七八万之众!”宦者如实禀报道。

“舆图!”白起沉声对身旁的亲卫说道。

亲卫立即将关中的舆图取出,在书案上展开。白起紧盯着舆图,暗中思考关中的形势。

从安平关所在的陈仓到咸阳,有将近四百里的距离。最开始攻打峣关的韩军有十万,攻打子午关的韩军有两万,在短短五日的功夫,韩军就攻占了蓝田。即使守军再如何不济,也总能杀伤两万以上的韩军,甚至可能三四万。那么很显然,韩军采取了直捣腹心的策略,即放任安平关不管,奔袭咸阳。

区区三千守军是绝对守不住咸阳的,即使将咸阳城中的男丁集结起来,咸阳的失守也不过是时间问题。麃公的援军即使赶到咸阳城下,面对数倍于己的韩军,也决计讨不到好处。也许此时此刻,咸阳已经被韩军攻克。

白起关心的是韩军后续的行动,是浅尝辄止,满足泾水以西的关中土地,还是对秦国穷追不舍!秦国君臣出奔栎阳的消息绝对隐瞒不了许久,栎阳的守军不过三千,相比较咸阳的优势在于背靠河东和潼关。等韩军赶来的时候,潼关的援军已经抵达栎阳。如果韩军没有忽略这一点的话,就该稳扎稳打。所以很有可能,韩军会兵分两路,一路扫荡泾水以西的秦国城邑,一路攻打安平关,引汉中的韩军进入关中。

虽然白起心中更希望韩军对秦国穷追不舍,鏖战栎阳,在韩军损失大量军队后,自己包抄韩军退路,全歼韩军于栎阳城下,再将剩余的韩军一举赶出关中!但白起也明白,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实在小之又小!韩腾此人进退有据,不会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