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假使秦王令两位爱卿效忠于寡人呢?两位遵不遵从王命?方才,两位信誓旦旦,寡人似乎听到两位说但有王命,不敢不从!”

白起、王翦这才意识到韩王话中的陷阱,什么叫做忠君,难道对国君的旨意尽心尽力地去办就叫做忠心吗?如果国君下达的旨意是和自己的意愿违背的呢,自己身为臣子又该如何办?

如果秦王下令自己去死,那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死!但如果秦王令自己改换门庭,效忠他人,自己又该怎么办?遵从,是为背主,不遵从,也是背主。而且,更令白起、王翦纠结的是,韩王确实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一点。

既然秦王愿意献出两人,肯定就做好了牺牲两人的准备。如果韩王愿意拿几座城邑换取两人,秦国多半会同意。自己想要保全名节的话似乎只有自杀一途,但按照韩国睚眦必报的性子,自己要是敢自杀,韩国多半会趁机向秦国发难!无论怎么说,自己都是不仁不义。当然,秦国现在已经是不仁不义了!

韩王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两位一个是前朝重臣,名满天下的武安君!一个是九卿之一的卫尉!对秦国可谓有大功,也未曾辜负秦王的信任!但秦王为了令寡人退兵,甘心交出两人!武安君还好些,是自愿上书,王将军呢,完全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押解回栎阳?这样的君王,值得两位效忠吗?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但如果国君不公正,残害忠良,臣子又何必尽忠呢?!”

面对韩王的挑拨离间,白起、王翦二人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说自己是心甘情愿来洛阳的吗?谁相信啊?就连自己都不信,更何况韩王!说秦王是迫于无奈?如果是韩王面对这样的困境,说不定也会交出吕不韦、张平这样的重臣?姑且不论韩国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算有,按照韩王的性子,多半更愿意拼一个鱼死网破吧!但可惜,因为许多不能说的原因,白起、王翦成为了秦国的弃子!

既然无言以对,两人干脆就默然不语吧,但也不接受韩王的招揽就是!韩王也没想过一次简单的游说就让两人改变主意,所以,令人安排了宴席招待了白起、王翦后,就送走了两人!

第二章 原来才能也是原罪

回到府邸之后,白起、王翦二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故意对太子异人隐瞒了韩王招揽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何谓忠心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两人,两人稍微和太子异人攀谈了一会就主动请辞。

好在太子异人毕竟年幼,也没有仔细追问,听信了白起、王翦二人的搪塞。天色已晚,最热闹的市集都已经关门,此时出门也不大安全,异人和白起、王翦便约定了明日再游历洛阳城。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异人小小的对白起、王翦二人产生了看法。一队车马毫无征兆地停在了异人的府邸门口,根本没有通传,宦者令便指挥着无数仆役将二十多个箱子搬了进来。

微微向异人欠了欠身,宦者令便笑吟吟地对一旁的白起、王翦说道:“王上知道两位大人初来洛阳,尚未置办衣衫,特赏赐了些许绫罗绸缎和些许新奇玩意儿,命小人给两位大人送来!另外,王上邀请两位大人明天巳时入宫!小的把话带到了,就不打扰两位大人休息了!”

说完,宦者令根本不给白起、王翦辩驳的机会,直接带人走了。异人的脸色瞬时就变了,这白起、王翦究竟在王宫中和韩王说了什么,竟然让韩王如此倚重二人。看着亲热劲,怕是在韩王眼里,自己还没有他们二人重要吧?!对方不过是宦者令,仰仗着韩王,居然对自己视若未睹,辞别的时候都不向自己行礼?!

如果是自己一人在洛阳为质,身边没有什么大臣,异人即使遇到这样的冷遇心里也是无话可说。但如今白起、王翦就在身侧,他们受到韩王的敬重,自己这个秦国太子却是遭人冷遇!这怎么能让心高气傲的异人平复下来心情!

白起、王翦还是不是秦国的臣子?用得着韩王的赏赐?在臣子面前失了颜面,饶是异人经历过不少王族礼仪的培训,也不禁冷哼一声。

没有片刻犹豫,在宦者令带人消失在转角的时候,白起、王翦便诚惶诚恐地下跪请罪。韩王这一出完全是在捧杀自己啊!自己身为秦国大臣,被秦王委任到太子身边,却让韩国重视自己,让太子受辱,异人即使年幼,也未免不会嫉恨在心中。这样的戏码不需要多了,只需要韩王三番两次地派人赏赐自己东西,召自己入宫,那自己就成了裤裆里的黄泥,不是屎也是屎了!等回到秦国,想要获得从前的信任,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