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不置可否,但眉宇之间的神色出卖了他,显然,他的要求可不低。两人也期待地看向韩王,想要听一听韩王的高论。

“齐之田单,赵之廉颇,楚之景阳,燕之荣蚠,此皆为宿将,委以重任,虽不能平天下,但足可以保一国之安!”韩王出言道。

田单以一城之地光复齐国,是为不世之功。虽然因为被拜为丞相后,少有领兵,但凭借他为数不多的几次领兵,也不难看出其人用兵中规中矩,更擅长的是率领少数精锐施行破交战,而不是指挥大兵团作战。考虑到他在齐国的巨大威望,倒是足以称得上保一国之安。

廉颇乃边将起家,能以一介平民成为赵国第一将,靠的可不是什么人脉,而是实打实的战功。虽然后起之秀诸如赵奢者也精于用兵,但却缺乏名震天下的战绩,论威望,论能力,赵国无出其右者,也担得起韩王的这个评价。

景阳虽然出身于楚国四大世家,但却无跋扈之意,待人亲和,士卒愿意为其效死,也称得起过之柱石。

至于荣蚠,虽然没有实打实的战绩,但三朝元老的身份摆在那里,燕国又实在没有什么更厉害的将领,姑且算他一个。

韩王又道:“在秦,白起、王翦;在韩,李牧、蒙骜,此四子者,皆明大势而善用,知进退,用兵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欲平天下,非此四子者不可。”

白起、王翦都没想到,自己可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当即诚惶诚恐地俯首长揖道:“王上谬赞!臣惶恐!王上手下良将如云,韩腾、乐乘、魏辙、卫云之流,皆后起之秀,假以时日,必堪大任!”

言下之意,却是告诉韩王不要再打自己的主意。有这么多良将可用,韩王又何必苦苦相逼呢!何况,自己可是败给了韩王手下的这些将领,孰优孰劣,一眼明了。

“若领一路大军,不出十万,攻城略地,寡人手下的韩腾、乐乘、魏辙、卫云自然可以胜任!但若是穷究国力,欲要灭国兴社稷,迫使他国请朝,则非白、王、李、蒙不可了!这一点,寡人还是深信不疑的!”韩王哈哈笑道。

韩王越是这么说,这么高看自己,白起、王翦心里越是拔凉拔凉的。明摆着,韩王把自己说得这么厉害,是打定主意不会放过自己了!韩王接下来一定会不择手段,拉拢自己!白起、王翦第一次意识到,太过厉害、太过出名也是一种原罪啊!白起还好说,成名已久,但王翦心里哀怨,自己招谁惹谁了!不过是奇袭了一次武关,差点攻入南阳!剩下的就是跟汉中的韩军玩玩“游戏”,死守了一次漆县,镇守了一次函谷关,结果呢,韩王就把自己惦记上了!自己这些功劳还不如廉颇吧!结果韩王把自己看得比廉颇还厉害!

韩王当然不会告诉王翦,他可是原本历史上灭掉燕、赵、楚三国的狠人,他的儿子王贲也灭掉了魏、齐两国,除了韩国是内史腾(本书中的韩腾)灭掉的,王翦父子两人可是灭掉了五个国家!

如果说白起代表着秦国的现在,那王翦就代表着秦国的未来。韩王当然想要毁掉秦国的现在,更想毁掉秦国的未来。虽然韩王也清楚,少了白起、王翦,秦国说不定也会冒出孙起、胡翦等等,但韩国不会给秦国这些后起之秀成长的时间!

白起、王翦默然不语,韩王不得不转移话题道:“两位可曾想清,何为忠君?”

白起、王翦依然是默然不语,心里却是腹诽,恐怕,自己诚心诚意地投降韩王,为韩王所用,才是弃暗投明,称得上是忠君吧!

韩王斟酌了下语气,笑道:“寡人倒是对何为忠君有些想法,就权且说与两位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