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玛匆匆看了一些信件之后,怡和洋行亚历山大的信件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小儿子克利福德的信件最为耐人寻味,亚历山大的信中提到了不希望战争扩大的意愿,他认为战争扩大无益于英国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远东的利益,而处于英国人的傲慢自大,亚历山大又觉得政府应该体面的结束战争,意思就是哪怕打一场胜仗之后,立刻和太平天国谈判,只要双方都能够接受,不妨效仿巴黎和会对俄国人的让步一样处理。而克利福德的信件中却坚定的指出必须扩大战争,派遣更多的远征军前来远东,彻底征服远东地区。
看完之后,威妥玛奇怪的问道:“亚历山大和克利福德不都是代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么?怎么会意见相差这么多?”
密迪乐苦笑着说道:“我不知道,但我发觉克利福德对太平天国的仇恨似乎有些偏执了,就是租界里最坚定的反抗者戈登也不觉得我们能够征服远东,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中国不是印度!”
威妥玛沉吟片刻后问道:“密迪乐先生,你的意见呢?”
密迪乐苦笑着说道:“我一直不认可政府政策的摇摆,我们英国人有工业技术力量和经济的优势,何必一定要通过武力来保证远东的利益?我宁愿以经济和技术的优势逐渐渗透和掌控这个国家,这样才更符合我们的利益,当有一天,我们的资本能够左右远东市场,我们的技术成为太平天国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的文化能够影响他们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一个亲英政府掌握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很多领域都才起步,我们能够影响他们,就拿海关来说,你们没见到李泰国等人就干得非常出色,他们让太平天国的海关变得和从前满清的海关不一样,我们是能够影响他们的。可现在因为对华政策的变化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太平天国在统一全国的立场上是不会改变的,我希望国内那些人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再妄图在北方建立一个和太平天国分庭抗礼的势力,那样我们和太平天国的人无法达成和平。”
密迪乐叹口气接着说道:“太平天国现在控制着江南除了湖南以外的全部省份,北方很快也会被他们攻占,他们控制的人口是两万万快接近三万万了!而太平天国的动员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假如全面开战,他们马上能够武装起上百万的乡兵部队,除非我们把全部兵力派到远东来,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但那样除非巴麦尊阁下和全体议员都疯了。威妥玛先生,你要知道扩大战争是不符合很多人利益的,假如战争持续时间太久,美国等国或许也会提出抗议,甚至我担心法国人有可能单独与太平天国媾和!”
密迪乐的话让威妥玛陷入了沉思,最后密迪乐慷慨激昂的说完之后,他总结道:“我建议国内不要在派遣大规模的部队前来远东,海军采取袭扰战术,在海上限制太平军的活动,最好能够歼灭他们的海军,然后趁着这一场胜利寻机和太平天国和谈,体面的结束战争,这样才最符合我们的利益!”
第六百六十九章 回国人选
威妥玛属于明显的中立派,此前他并不支持密迪乐这种毫无限制的倒向太平天国,也不支持克利福德那种不切实际的妄想,他还是赞同额尔金的做法,在北方扶植起一个满清傀儡政权来,然后英国提供武器和资助,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拖延或者阻止太平天国在远东的强势。可惜太平天国领导层的政治智慧似乎不比他们差,那位西王和天国外交部虽然一直和英法敷衍着,但他们早已经洞若观火的明白了英法的举动,于是才有了北京城下开战的一幕,这彻底打乱了英法的战略布局,突如其来的宣战让英法感到无所适从。所以这会儿威妥玛也在思考着其他出路,作为中立派此刻听完密迪乐和亚历山大的建议,似乎这个建议才是最好的。
太平天国现在治下人口众多,其动员能力相当可怕,威妥玛也认为就算英法再派十万远征军来到远东,也不能够打败太平天国的陆军,但海军不一样,他们能够长期袭扰太平天国漫长的海岸线,任何一个港口都可能被联军海军袭扰,而太平天国也不可能长期防御港口,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经济。而要造成这种局面,联军必须消灭太平天国的海军,这样才能将太平天国在海上抵抗联军的意志彻底消灭掉。然后英法就能够和太平天国体面的谈判,从而结束战争,至少能保证英法的利益。
同时,威妥玛也赞同密迪乐的意见,消灭太平军海军之后就是最好的和谈时机,假如错过了这个机会,太平天国一狠心,在各处港口玩命的放些水雷封锁港口,彻底断绝对外贸易,那也是英法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到时候的谈判中,英法也不妨放弃一些要求,更何况人家手中还捏着九千多名英法战俘。
所以威妥玛表示赞同密迪乐的意见,他接过密迪乐冗长的建议书,表示一定会据实呈报回国去。随后两人商量了租界内的情况,密迪乐认为太平军不会攻陷租界,他们只会将租界围困起来,所以密迪乐建议除了军人和必要的外交人员之外,其他的平民商人都应该撤退回香港。
两人统一意见之后,马上约见陶恩培,将英法希望将租界内的平民撤出的意愿说了。陶恩培这个老头笑眯眯的听完,一双看似昏蒙的眼睛却将两人看得心里打鼓,最后老头笑着说道:“两位是想将英法租界变成一个大军营啊,不过我们太平天国无所谓,一旦租界里的平民全都撤退了,我们讲武学堂的炮兵科已经准备将租界当做炮兵培训场,每天都会有实弹炮兵演练,想必两位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吧。”
威妥玛和密迪乐面面相觑,想不到这老头如此的公然威胁,要是太平军对租界进行无差别炮击的话,租界里英法两国辛辛苦苦营建的一切房屋和设施都将灰飞烟灭了。密迪乐劝说了几句,威妥玛暴跳如雷的反威胁,但陶老头却是油盐不进,最后两人只得放弃。
低声商议几句后,两人最后向陶恩培提出撤走租界里的老弱妇孺,名单和人数由英法提供。陶恩培笑了笑微微颔首,表示基本同意只撤走老弱妇孺这个计划,但名单和人数就不必英法提供了,陶恩培出示了几分冗长的名单,上面居然都是英法租界内的人员名单,密迪乐看了之后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份名单比他手上的还更为详尽,足见太平天国老早就在收集租界的所有情报,而租界里的中国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是他们的探子细作。
最后,威妥玛和密迪乐只得按照那份名单逐一核对后确认了需要撤走的人员,威妥玛希望能够让几位重要的商人一同撤走,以确保他们的安全,比如克利福德、亚历山大等人。陶恩培也爽快的同意了,但他却提出克利福德不能留在香港,他必须回到英国去,换一个头脑清楚的人过来,这样一个头脑不清的人留在远东只会让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远东的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