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金爵士补充道:“而且封锁贸易,其他国家会提出非常强烈的抗议,我们自己的商贸也受损很大,难道我们通过两场战争之后就是回到满清时代,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继续闭关锁国下去吗?”
考灵顿爵士无力的挥挥手说道:“那我们该怎么办?”额尔金爵士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大家在听到战败消息的时候应该就已经知道了,我们只能通过谈判来结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当然国内需要知道远东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只能希望巴麦尊阁下的内阁这次还能挺得住……”
额尔金爵士的想法当然只是一厢情愿的,一个月之后,英法两国的快速帆船将远东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埃及,埃及的英国殖民地当局马上通过电报将消息传回国内,这一次英国和法国相继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两国民众纷纷要求两国当局尽快结束战争,士兵家属们则要求马上知道自己亲人的下落,但是很可惜,陆军没有人突围而出,到底哪些人战死了,哪些人被俘,政府一概不知道。
消息传回伦敦的当天,巴麦尊召开了紧急会议,但这一次会议上,内阁成员中也罕有的互相指责起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反过来说,战争失败也意味着政治上的失败。内阁成员中开始有人指责巴麦尊首相的对华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然后几名巴麦尊的铁杆支持着便和指责的人互掐起来,内阁自己内部开会都已经争吵成一团,可想而知到了国会两院会吵成什么样。
第二次远征已经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了,内阁成员们都知道这一点,远征中国同后世英国对南非布尔人的战争不同,虽然在后世布尔战争中一开始也是英军遭到重大打击,但英国还是咬紧牙关最后取得了胜利。因为布尔人所占领的地方有金矿和钻石,而且布尔人的数量和占领面积相当有限,加上南非距离英国本土并没有远东那么远,所以在布尔战争中一开始英军虽然失利,但还是通过接下来的战争扭转了局面。
而在远东的战争却和当面美国独立战争有些类似,一则是美国隔着大西洋,还有一个就是当时美国的土地和人口也比较大,加上有法国人暗中支持,所以英国最后战败,美国独立。
战争总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来源于阶级利益,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并不是要占领那些土地,他们需要的只是稳定的贸易渠道,当战争的成本代价远远高于利益的时候,放弃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英国女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则是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整整一天都没出来,拿破仑二世则更加干脆,他愤怒得差点自己从皇宫的二楼阳台跳下去。两国的内阁、国会也是吵成一团,巴麦尊内阁并没有挺过来,在消息传回伦敦的第三天内阁全部成员就引咎辞职。而法国则比较麻烦,资产阶级新兴贵族们开始互相串联着,酝酿如何进行一场大变革。
吵归吵,骂归骂,愤怒归愤怒,冷静下来之后,英法两国上至皇帝、女王,下至贩夫走卒,所有的人都在想该如何善后,难道真的要向远东的黄种人承认战败吗?
第七百四十章 是战是和
事前谁也没有想到英法联军的第二次远征会如此收场,六万多人的陆军部队,数百艘各式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精锐老练的将帅指挥层,精心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最后绕了大半个地球赶到远东,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六万陆军就全部被歼灭。这场失利在英国被描绘成远东的萨拉托加惨败,在法国则被描述成远东的滑铁卢。
英国巴麦尊内阁倒台了,法国则是十余名高官引咎辞职,两国都不同程度的爆发了反对远东战争的游行。商人们举着“我们需要远东贸易”“我们需要远东市场”的牌子游行,士兵家属们高举着“让孩子们回家”“我们需要父亲、丈夫和儿子”的牌子游行,其他民众则是举着“我们需要和平”“我们不能再为远东而流血”的牌子游行。欧洲的各大媒体也是争相报道这一事件,英法两国国内媒体对政府、军队发动的这场愚蠢战争进行了体无完肤的批判,而国外媒体则多是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
就在英法远征军战败消息传回欧洲的第五天,普鲁士高调宣布与远东太平天国的外交关系提升到大使级别,双方互派大使,并且开始就中普两国扩大贸易范围进行新的贸易条约磋商。然后奥匈帝国、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国也相继做了普鲁士同样的事情,让英法两国感到像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
既然英法两国都失败了,那么俄国人呢?要知道这次远征行动是三国参与的啊。欧洲人民没有等待太久,几天之后首先是奥斯曼帝国的几家报纸媒体曝出了俄军在远东东北地区的失败,俄国人的三万精锐哥萨克骑兵被歼灭,赤塔、尼布楚等地相继丢失,加上这些地方的俄国守军,俄国人一共损失了五万多人。
这一下三国联军最后一丝遮羞布也被撕掉了,俄国人的失败消息因为远东东北地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加上俄国人有意隐瞒,所以才会到英法失败的消息传来之后,欧洲人民才知道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