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宫里,韩宝英径直去了李秀成所在的卫戍司令部,去新疆数月,还是有些想他的。
到了位于京郊的卫戍司令部,韩宝英在李秀成的办公室见到了他,看到韩宝英到来,李秀成急忙迎上去喜道:“你回来了,我还想着你怕会错过陈玉成和曾晚妹的婚礼。”韩宝英笑道:“看到你的信之后,我就赶着回来了,陈玉成的婚礼是三天之后吧,我自然不能错过的。”
两人互相倾诉了一会儿重聚的暖话之后,韩宝英说起刚才宫内皇帝夫妇吵架的事,李秀成皱眉道:“都二十几年了,陛下夫妇俩还是这般模样,咱们外人是劝不来的。”韩宝英女子八卦的火焰燃起问道:“唉,你说陛下这次会纳妃吗?”李秀成笑着摇摇头说道:“吵归吵,我猜啊,陛下还是不会纳妃的,周姑娘和沐姑娘也不会乐意进宫。”
韩宝英瘪瘪嘴道:“难道就这样让人家两位好姑娘不清不楚一辈子吗?”李秀成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陛下的家事还算是国事呢。不过我听说陛下给两位姑娘和他们的家人都是最好的待遇了,假如有了孩子,也还是会接进宫里交给皇后养着的,名分或许这辈子也不会有了。”
韩宝英叹口气道:“真是可怜了两位姑娘了,为了这一夫一妻制的推广牺牲了她们的幸福。”跟着她斜睨了李秀成一眼道:“你会不会也打算纳妾?”李秀成拉着韩宝英的手笑道:“我没钱,交不起纳妾税,这辈子就只够养活你一个的了……”
三天之后,陈玉成和曾晚妹的婚礼在京城陈玉成的府邸隆重举行,各军区重要将领差不多都回到京城参加他们的婚礼,婚礼上萧云贵亲自做了证婚人,让陈玉成的风头一时无两。
陈玉成、谭绍光、李秀成、林凤祥等将领一直恪尽职守,忠心报国。陈玉成于1890年病逝于出征俄国的途中,这是中俄第三次在中亚爆发战争,曾晚妹在收到陈玉成病逝消息后也于同日病逝。谭绍光则一直经营北疆,后来萧云贵病逝后,调任京城卫戍司令,接替年老的李秀成,成为巩固新君继位的定海神针,于1895年病逝于京城。李秀成则一直担任京城卫戍司令,在新老皇帝交替之时,不幸成为皇权更迭的陪葬品,最后被罢职,晚年回到老家广西,和韩宝英在广西终老,也算善终。
林凤祥则在各个军区之间不停的调任,晚年在西南军区与入侵越南的法军作战,这位老将军的威名数十年不堕。与法军的战争结束后,林凤祥回京述职期间,在庆功宴会上当众连喝数碗烈酒,大笑三声之后居然就此无疾而终,却是令人惊讶。知情人清楚老将军是油尽灯枯,不知情的人却说是皇帝为了太子接位在扫清障碍。这似乎也说得通,毕竟林凤祥九大军区都待过,亲信将领几乎遍及天下,他不死新君的帝位似乎也会不稳的。
其余如罗大纲、许乃钊、王闿运、林启荣、通宝和尚等人也都各有际遇。罗大纲担任了太平天国海军部司令十五年,其后死于一场交通意外,他和通宝和尚一起奠定了太平天国海军的基础,被誉为海军之父。通宝和尚则一直担任太平天国联合舰队司令官,先后参与了中国和西班牙的菲律宾之战,与荷兰的南洋之战,为太平天国稳定南部海疆奠定了基础,晚年在舟山渡过。许乃钊和王闿运则先后接任国家首相一职,特别是王闿运是继左宗棠之后做得最长的首相,在他长达十八年的任期之内,太平天国还进行了皇帝的更换。
林启荣则长期担任海外军团的司令官,和通宝和尚的舰队一起在南洋为太平天国开疆拓土,晚年在巴达维亚渡过,他在南洋屠戮印尼等地的土人太多,被人称为林屠子。
在陈玉成的婚礼结束之后,萧云贵单独召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现任国防部长的李开芳,李开芳一直担任太平天国军队首席要职,萧云贵一直很不放心此人……
第七百四十九章 军中整肃
萧云贵是在陈玉成小两口敬完酒后便先行离开了,走的时候他诏命李开芳一同伴驾回宫,这一点让人有些诧异,因为内阁首相左宗棠还在席上,皇帝就算有什么要事回宫处理也该叫上他的吧。在余人询问的目光看向左宗棠的时候,左宗棠却怡然自得的品酒饮宴,丝毫不为所动。
李开芳一直都是皇帝陛下的左膀右臂,文有左宗棠,武有李开芳,这是太平天国公认的,从皇帝还是西王的时候起,这两人就一文一武的辅佐着西王,最后一步步的成就大业。军中很多宿将大佬一直认为李开芳的功绩不在左宗棠之下,更有揣测,下一任内阁首相之职非李开芳莫属。如今看到李开芳单独伴驾离开,有心人都在暗想,难道皇上这是故意做给首相大人看的?于是乎,各种揣测一时间各自肚肠之内,只是都未名言罢了。
皇帝陛下去了半个时辰之后,还在席上饮宴的李秀成却接到亲卫递过来的一张纸条,他匆匆看了一眼之后,不动声色的取出烟斗,将那纸条混着烟丝放进去一起点燃。吸了两口之后,他朝着身边毫不知觉的韩宝英低声道:“我有急事先走片刻,旁人问起,你就说我如厕去了。”不等韩宝英开口详询,李秀成便起身离开了。
从侧门出了陈府之后,李秀成带着几名亲卫绕道马家胡同,在那里有一辆黑色马车等候在那里,一名近卫军少校迎上前来,引领着李秀成登上了马车,跟着马车便往宫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