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本质上并不是个信奉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者世界大同无国界”的人,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在他眼里,共产国际只是一个工具,他支持中国革命,骨子还是为了苏联的利益。他最想看到的,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小弟”和“傀儡”,最想做的是在中共上层扶持起一位苏联的“代言人”。

但是这一设想,因为穿越者林汉的出现,已变得遥遥无期了。斯大林不了解林汉,可是斯大林也知道,林汉一定“了解”他,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因为林汉来自后世,来自未来,知道他在未来做了什么事。这种信息不对称,自己的一切底牌都被对方看穿的局面,斯大林非常地不喜欢。

也正因为这种心理,也是斯大林为什么在这个关键点上,有意地命令远东苏军停止挑衅行动,让日本关东军能够安心南下的主要原因。

他不想让自己按照“穿越者”的想法节奏“跳舞”,同样的他也不想看到强大统一的中国出现。若不是英日联合入侵干涉中国革命的架势看似强大无比,让斯大林又感觉到中国革命的烽火有可能被扑灭的危机,斯大林才在这条陆上飞机补给线方面开了绿灯。

不过在开绿灯的同时,斯大林向中共正式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和林汉这个穿越者会面。

在和中共高层商量过后,林汉答应了斯大林会面的要求。

基尔会谈后,林汉在心里就一直在考虑和斯大林见面的问题。虽然心里不喜欢苏联,同样也不喜欢斯大林。但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林汉对斯大林为人的厌恶,纯粹是因为林汉知道斯大林是极难对付的枭雄人物,因为知道这个人难以对付所以才“不喜欢”。

林汉深知,他所主张的中德苏三国联盟,共同对抗资本主义世界的战略设想,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在于三家间的互相不信任,又以苏德之间的不信任问题最为严重。中德之间由于没有领土接壤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要好很多。

同样来自未来的汉娜,惧怕完成了工业化和战争准备的苏联巨大军事潜力。沙俄时代的俄国,那只是一个虚胖的泥足巨人,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却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世界强国。

而德国?

林汉的评价是一个打了兴奋剂伪装成绝世高手的“强国”,并讽刺地嘲笑说德国最擅长地就是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世界强国。

同样来自未来的汉娜对德国的缺陷和不足是心知肚明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一等强国,除了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外,还需要两样东西。

一是足够广大的国土面积。

二是足够多的本国人口,尤其是主体民族人口。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符合这个条件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国。英国有足够大国土和殖民地,但主体民族人口不足。中国人口够多,国土够大,不过此时还不是工业化国家,只能说是拥有成为超级强国的潜力。至于印度阿三,他虽然也拥有这两个条件,但在解决好国内的种姓问题前,这个国家林汉评价也就是“哈哈”两声。

至于德国,历史上德国真的一统欧洲,就他那点可怜的六千八百万日尔曼人口,如何能消化得了这么一大块“民族主义”思想觉醒的土地?最后分崩离析是必然的,因为强力压制势不可长久。看看日后冷战时“华约”组织命运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