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美国舰队参予全程护航,是做出来对英国表示支持的一种政治表态和一次试探。由于德国人不上道没主动攻击,这次试探美国人没有获得参战借口,没有达到这个最大的政治目的,但是美国政府从中透出来的态度,却让在首相位置上坐得摇摇晃晃的丘吉尔,总算坐实了屁股。
五月二日,在英国休整了数天之后,远道而来的美国海军拍拍屁股,护送着近百条清空的货船,驶回美国,在返回的路上,他们依旧一路顺风,没有遭受任何攻击。
美国海军的行动,让德国人计划在四月底发动的西线攻击,推迟了一星期之多,直到美国海军离开英伦三岛后的第四天,通过一艘在大西洋上游戈的德国潜艇确认美国军舰已远离英国本土后,五月六日,德国陆军在空军的配合下,于这一天发动了准备了一个冬天的,由曼斯坦因制定“挥镰闪击”方案。
持续了半年多的“静坐战争”结束了,西欧战场的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就此暴发。
此时的西线战场,由于英国人“保卫本土优先”的作战思想,法国陆军在这儿得到的支持比历史上少了足足七个师。而荷兰人出于蛇鼠两端的自保心态,哪怕是美国露脸打了一记强心针,同样也没有下定决心加入英法的阵营。荷兰人拒绝派出军队加入英法联军,打定了主意决心继续“中立观望”。
此时法军和英军在西线总共只有95个师,比历史上少了八个师,拥有的坦克也只有三千辆出头,比历史上少了近四百辆,空军实力同样也是缩水了不少。
法国国内的备战情况一如历史上一般一塌糊涂,前线吃紧的时候,国内的反战声音还在响个不停。而他们盟友因为海军全灭,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到处冒火,此时同样也正处于应接不瑕之中。
而对面的德国陆军,他们实力是历史上的一倍还有多出,更得到了一个苏联空军师的支持——虽然小气的斯大林只派出一个空军师参予西线作战,而且还只是帮助德国进行本土防空作战,但给德国人帮助意义和作用仍然不小。
此时的德国陆军,主力坦克并不是历史上那般使用37毫米“敲门环”的三号坦克或捷克的38t,而且是拥有了接近一千辆的安装了75毫米42倍炮的25吨级的三号坦克,这种坦克的主炮可以在五百米内轻易地撕开任何一款英法坦克的装甲。
即使是性能相对较差的二号坦克,其装备的40毫米的坦克炮,其威力也比历史上的德国的37毫米“敲门环”要大一些。
而空军方面,由于在第三次挪威海战中因为高层愚蠢的指示,皇家空军损失了太多的飞机和飞行员,以至英国人能派到法国参予作战的飞机的数量少了不少——虽然英国人在这两个月里靠进口和本土自产造出了足够多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但合格的飞行员却不是这么容易补充上的。
在挪威海海战中吃够了飞机性能不如对手的苦头后,英国人终于意识到飓风战斗机的落后,1940年四月份时,英国下达死命令,要求加大加快喷火战斗机的生产速度以替换明显落后的飓风战斗机。
然而喷火战斗机优美的曲线体型却成了加快生产最大的敌人,四月份才想到加大喷火产量,哪里赶得上战争?加上英国人“优先保卫本土”的思想,整个法国战役,西欧战场上空一架喷火战斗机的踪影都没有出现过。
整体实力,尤其是装备比历史上要强了近一倍的德国陆军,加上更强的德国空军,面对的对手是实力缩水过的英法联军。
而曼斯坦因制定的挥镰闪击方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如历史上一般地顺利,甚至更顺利——例如在这场战役中,当德国陆军兵临城下之时,荷兰人终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同意了德国政府提出的“友好中立”的要求,放任德国陆军过境通过。
西线法国战役的结果,没有出乎任何意料的意外发生。英法比三国联军在西欧战场上的损失,更是远胜历史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