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舍和首陀罗才是印度人中大多数,在种姓制度中属于第三和第四级,只比最低级的“贱民”高一些。但这个阶层的人,大多数人在作为低等种姓被压迫的同时,也享受着去压迫更低种姓和贱民的好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真正地废除种姓制度。套用林汉的话来说: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执政党,一个名叫契卡暴力机构和一个捷尔任斯基式的“钢铁圣徒”,一支经过血与火煅炼的军队,以及一个外号“铁人大叔”铁腕领导为粉碎这条制度准备足够多的“绞刑架”,最关键的是,他还得非常地长命,并长期地将这一政策执行下去。
但是这些条件,现在的印共一样都不具备。
所谓的废除种姓制度,在印北最后也不过是一张废纸,一条没有人执行的法律,只是摆着好看而已。
对于印北的现状,林汉非常满意,当时他这么道:
“对‘封建残留’进行不彻底的革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现在现成的样版已经有了,余下的时间就是等他们自己发酵,大家等着看好戏好了。”
在林汉看来,解放军撤走后,印北共和国很快会故态复萌,变成比类似后世东亚某大国北方兄弟那般还要奇葩的“怪胎”出来——当然,历史是螺旋前进的,毕竟是被新中国拖着开挂强行前进了一步,开倒车后的印北,再怎么烂,应当也比还在玩种姓制度其他阿三们要好很多。
对于新中国来说,有印北共和国这反面例子的存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印北变成象越猴一样白眼狼的威胁没有了。因为这种不能真正扎根基层的政权,没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军队战斗力也就是那个鸟样,根本不可能成长为“革命型”的军队。
其次就是一个作为反面案例的样版在印北诞生了,以后会是用来教育全国人民极好的教材,而且这个反面材料的样版,也有利于加大新划入中国的“莫兰—苏迪亚—萨地亚”地区以及藏南的居民对新中国的认可——这个地区是一年战争后,新中国从英国人身上割下来的,该地区在后世地图上,属于印度领土深入中国西藏领土的部分,但现在这一片的边境线被拉平了。
“印修”的这种革命不彻底,做事做一半的作法,后果就是在国外制造出大量敌对者的同时,在国内也保留了大量的隐患。
表面上看,通过不完全的土改和法律上废除种姓制度,印共是获得了底层的极大支持。但是,有一点不要忘记了,一个政权政府的构架,需要大量的知识份子去填充空位。
但这个时候的印共,根本找不出足够多的党员去填充基层组织,而他们的势力基本盘,最底层的印度平民,由于文化层次太低,也根本无法担任这个职责——其实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新中国在建国之前,由于前三年常凯申政权崩溃得太快,在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红色政权同样也同面临着一下子无法拿出足够多的党员干部控制基层和各个要害部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席的统一战线就是针对这个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接收了不少前政权的遗留人士。
但是,新中国统一战线的基础,也是建立在首先进行彻底地土改,在对最底层人民进行完全地解放,是先把根基打实了,方才实施了这样的“妥协”。而后的二十年,更是将大量教育资源放在最底民的人民身上,义务教育,清除文盲,开启明智,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就是这样,还是发生了许多问题,才有了建国后的一系列运动。
而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苏联身上过。苏联建国之初,一开始就是残酷的内战,虽然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在控制各地时,同样也面临着干部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不得不启用了大批前沙俄的旧官员、军官来解决问题。到斯大林时期时,这种妥协带来的负面影响已非常地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