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很清楚,只要和印度东北七省有领土接壤的中国不停地往这里输血,这场战争就会是没完没了的无底洞,直到最后将大英国帝国本就不多的髓血耗尽。在私底下,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壮士断腕,抛弃这两个会带来无数麻烦的城邦。但怎么个抛弃法,这是一个技术性的大问题:因为一不小心,就变成联锁反应,让南亚次大陆的其他英国殖民地也有样学样地叫嚷着脱离宗主国独立自治。
这时候,中英双方都能有说上话的“高人”,暗中透露彼此谈判底限的存在就显得无比重要。
在私下的谈判中,阿尔托利娅和林汉躺在一起,一边用身体贿赂林汉,一边告诉他英方的底限,表示英方可以答应放弃这两个城邦。但是她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印北共和国不能对印度次大陆的其他地区提出任何要求。
此外,她还要林汉帮忙做另一件事。
那件事就是要求在这两个城邦,林汉通过自己的关系,鼓励当地的农民和底层进行最激烈和激进的“极左式”革命,在英国人放弃前,将这里的阶级矛盾激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其实在向林汉提出这个要求时,英国方面的在这两个城邦的殖民地军队,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其具体的做法,大致和昔日在西孟加拉玩过的很类似,纵容当地土邦领主对造反的平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屠杀引发对方的同等报复,从而陷入一个不死不休的循环。
阿尔托利娅就是要利用这种阶级严重对立最后变成阶级仇恨的情绪,将整个印度上层绑在大英帝国的战车上。借助他们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恐惧情绪,帮助大英帝国延长在这儿的统治时间。在林汉四个女儿中,阿尔托利娅可以说是继承了他本人身上最反动的一面。
林汉一边享受着阿尔托利娅的贿赂,一边叹息道:“民族主义思潮,正在全球兴起,旧殖民主义已经正在崩溃中。你再怎么努力,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也不会维持太久的。”
阿尔托利娅冷哼道:“多维持一年算一年。这样不也符合父亲大人您更大地肢解印度的意愿吗?这个位面的印度,即使将来脱离了大英国帝国,他也会破碎得更加严重的。”
“可以答应你的条件,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记得将来在印度撑不住时,给锡克人也弄个国家。”
锡克族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头、蓄须,魁梧的身材,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英国人占领印度后,印度军队中多是锡克人,被英国人称做“尚武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印度军中22%为锡克人。
原历史上,随着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的兴起,锡克教中有人提出建立锡克人自己的国家“卡利斯坦国”的要求。
后来英国搞出的《蒙巴顿方案》,宣布实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的独立,无疑给锡克人注射了一针兴奋剂。锡克教内部有阿卡利党、锡克教极端派和“卡利斯坦独立国运动”等组织,斗争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主张和平斗争,有的主张武装斗争,有的在国外建立“卡利斯坦流亡政府”。他们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但要求独立的大目标是一致的。他们主张锡克人成立卡利斯坦国,但根据宪法,锡克教隶属印度教,法律不承认它为独立宗教,其教徒被称为“带胡子的印度教徒”,因而独立的要求未能实现。
这是原时空的历史,在林汉看来,如果未来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建国之后,善战的锡克人也脱离印度独立建国,那个被再次削弱的所谓“印度”王国,战斗力就更渣了。更不要说阿尔托利娅现在正在南印度借着“印共游击队”之手进行的“土改”,以及所谓的“荣誉不列塔尼亚人”制度,这也是在未来割碎印度的一个手段。
“我知道你正千万百计地想把英国的核心迁到澳大利亚来,作为交换条件,我会借助我的影响力,让中国方面尽可能地少在印度惹事。而且,有件事……”
那件事林汉没有说出来,但此时的他身体正和阿尔托利娅紧密地接触着,不用说阿尔托利娅立刻就知道了那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