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英帝国,毕竟已经不再是一战前那称霸全球的王者,而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牌帝国”。从中东的埃及到印度再到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再到马亚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如此广大的一个区域,在三家联手下四处“纵火”的时候,此时的英国人就好象登上了东京地铁站上的“狼车”,哪怕阿尔托利娅这个“神使”再大能,她也护不住四面八方明里暗里伸过来的“咸猪手”。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被林汉盯上的加里曼丹岛,英国人控制下的东马来西亚地区。

这个位面,新中国在林汉的唆使下,利用一年战争毫不客气地吞下了整个越北地区和老挝全境,对南海的控制更加地“深入”。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更被中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从建国起,中方就一直在布局,绞尽脑汁地想把英国人从这里挤出去。

十几年的准备下来,到了1955年时,随着艾森豪威尔“访华成功”,中美关系改善,中苏美三国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时中方认为,一切已准备就序,是时候向往东南亚大规模“输出革命”了。

1955年七月,艾森豪威尔总统返美后的第三个月,中苏美三国,在旧金山就东南亚问题发表联合讲话,谴责英国人近十年来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种族屠杀行为”。

崩溃的英国殖民体系

过去十几年里,为了实现将英国的核心从欧洲转移到大洋洲来的计划,英国人和日本人勾结,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疯狂地清洗当地的土著,由此造成了上百万名土著直接死亡,和几倍于这个数字的“间接死亡”。中苏美三国就此事早就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当三家联手发出声音,将证据一气公布时,英国人在国际上立刻就遭受极大的压力。

1955年的前三年,林汉向新中国要求“进口”大量的毕业学生,也正是为即将开始的加里曼丹岛“独立”运动作战作“人口”准备。在此期间,新中国向兰芳除了大规模地输送人口外,还向南芳提供了大批武器。从新式的四一式半自动步枪、43式火箭炮,刚刚开始生产的50式轻型坦克皆有。

不过推倒英国殖民地统治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地点,并不是在东南亚,而是在埃及。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虽然以惨败告终,但是阿拉伯独立运动的烽火,却在这场惨败后被点燃了。

以以色列为反派boss“吸仇恨点”,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皆意识到,要彻底的消灭这个危险的对手,需要做到一件事:要让埃及“真正”地独立解放,完全脱离英国的掌控。

1955年前,埃及名义上虽然是个独立的国家,便仍然被英国人控制着内政外交,控制着苏伊士运河,因此是形式上独立,不是真正独立。第一次中东战争时,埃及政府就想对以色列宣战,却在英国人的压力下不敢动惮。而后随着西奈半岛地区基督徒势力的不断扩张,其和英国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国内的反英力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势力支持。有来自大金主沙特暗中的资金支持,也有来自美国甚至是苏联的暗中相助,美元、卢布都拿了个够。更有大量的“阿拉伯复兴主义战士”,不远千里的跑到埃及来。

他们学以色列人从前做过的,不断地制造各类型的恐布活动,给英国人找麻烦。

历史上,是在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政权。

而这个位面,“师”从父亲林汉的阿尔托利娅,从生下来起就从林汉身上学会到了“将一切危机杀灭于萌芽”之中。早在1945年,纳赛尔这个被阿尔托利娅视为“极度危险的人物”,就被英国情报五处的特工悄悄干掉。而后的几年里,英国人也使用各种手段,秘密地暗杀自由军官团的骨干,并借助这种手段一度让埃及国内的反英势力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