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口才不错啊,孺子可教也。”赵诚“亲昵”地摸了摸三郎的脖子,捏得他咧着嘴想呼痛却不敢叫出声来。
当天夜晚,贺兰国王与渭水河畔的明珠族首领耶亥,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只不过双方都打着自己的算盘。之后,赵诚在耶亥的帮助之下,拜访了附近另外三十多个部族首领,结交朋友,赵诚也到处允诺好处,如散财童子一般到处散发着礼物。
半个月后,赵诚接到了一份密报,就匆匆带着自己的人马消失在东北方向的密林中。随他而去地,是明珠族地耶亥三郎。
第二十九章 大昌原(五)
金正大五年(1228年),宋绍定元年正月,蒙古兵围困金国陕西重镇庆阳。
成吉思汗时代的“四杰”之一赤老温率八千蒙古前锋攻陕西,渐至泾州,以图断绝庆阳粮道,直扑宁州,在抵达大昌原(今太昌原)的时候遇到了灭顶之灾。金陕西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陈和尚以四百骑破八千众,盖金蒙交战近二十年来未有之大胜。
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并非坐以待毙之君,他继位之初便立即结束与宋、夏之间的战争,试图修好与邻国的关系,集中兵力全力对付蒙古。在内政上罢黜了蒲察合住、尼庞古华山二奸臣,启用一批抗战派将相。又下诏为抗击蒙古牺牲的将领立褒忠庙,正大二年,诏褒死节士,为马习礼吉思、王清、田荣、李贵、王斌、冯万奴、张德威、高行中、张山等十有三人,立褒忠庙,仍录其孤,以激励抗蒙将士。这十三人当中除马习礼吉思为女真人外,其他人均为汉人,事实上金国在此时军队的主力都是汉军。
建立忠孝军也是完颜守绪试图保疆卫国的一大举措。正大二年(1225年),金国朝廷选诸路精兵,直接隶属于枢密院。从河朔诸路选取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所谓归正人。就是那些要么被蒙古人俘虏后逃回的人,比如这位完颜陈和尚,关于他如何逃回来的,还有一段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要么就是河北那些不满蒙古统治南逃的百姓,这些人组成复杂,有回鹘、乃蛮、羌、浑、契丹、女真、汉等族,其中回鹘、乃蛮、羌、浑是金国从辽帝国继承下来或者强盛时内附的一群人。同时也是中原的居民,他们有一个共同地特征就是对破坏他们家园的蒙古侵略者无比的仇恨,鸷狠凌突,作战不要命,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投降。
这同时也反映了虽然金国朝廷黑暗无比,但是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对中原百姓却有着强烈的向心力。
金国朝廷对忠孝军极其重视,在财政困难四处都要钱粮的情况下。仍然给三倍它军。忠孝军不仅作战勇猛,坚决反对投降,并且纪律严明,过州县秋毫无犯,与金国其它官军对比十分鲜明。正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让蒙古军吃了个大败阵,完颜陈和尚也因此一战名动天下。
茫茫大昌原,雪地被马蹄踏碎,露出冰雪之下的黄土地。仍是那般地厚实与永恒,正如历史上无数次在这片土地之上地战争一样,帝王将相或者无名小卒都成了过去,而大地却永恒。从来未受此大败的蒙古军残余拼命地往北方逃窜。
察罕也带着自己的人马跟在后面,他心中大叹晦气,本来以为这是一次十拿九稳的胜仗,没想到前锋败得如此惨,竟冲散了自己所带的少量协从军队。有些失了马的蒙古军甚至夺了自己手下的坐骑。
“万户那颜,金军大部很快就要来了,属下愿意带兄弟们为那颜断后。”宋平拍马向前,抹了抹脸上的汗珠道。这一停下来,寒风袭来,让他浑身直打哆嗦。
“宋兄弟果然是我手下第一悍将,关键时候还是你愿为我分忧。那你就留下来暂时收拢部下,然后到庆阳与我汇合。回来后我要厚赏你!”察罕很高兴。他心中有些担忧。第一次发现自己地亲信不善打逆战。一听到蒙古军前锋大败的消息,就慌神无主。跟在蒙古前锋的身后漫天遍野地乱窜,虽然还没看到金军在身后追,金军恐怕也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是!”宋平扶正了自己的头盔,掉转马头,带着自己地手下朝身后跑去。
“狗狼养的!”察罕暗骂了金军一声,带着人向北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