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正在围攻凤翔。他对赵诚还是很有意见的,当年忽邻勒台大会,赵诚公开表示支持窝阔台,拖雷对此耿耿于怀。不过当他看到赵诚对自己表现出地恭顺之情,尤其是真金白银来劳军,还是极为满意的。
“不儿罕,我听说,前几年的赋税你都交足了,怕是不少吧?”拖雷有意无意地问道。
“拖雷那颜说的是啊,银锭二十万两,粮二十万石,帛二十万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您看,我都瘦了。”赵诚指着自己地脸道。他很不要脸。
拖雷眼中闪着一丝羡慕之情,夹杂着一些遗憾。他羡慕赵诚交的银帛那是交给窝阔台,遗憾的是那不是交给自己的。
“不儿罕你这话恐怕是夸大了些吧?你可是财神,你若是瘦了,那可是一件天大的祸事啊。”拖雷笑着道,“我早就说过,你不儿罕是国家的重臣,岂能瘦了去?这次窝阔台派你出使宋国,也是希望你能完成借地攻金甚或联宋灭金事宜,你要好好办,若是办成了那又是大功一件。”
“那颜过奖了。”赵诚连连摆手,“我不过是一文臣,可比不上拖雷那颜,真称得上是国家的柱石,劳苦功高,若是要砍了女真皇帝的头颅,还得仰仗那颜手中地刀才行。”
拖雷放怀大笑,连连对着赵诚举杯。他很自负,在此时的他看来,灭亡金国只能依靠他拖雷才行,因为他手中掌握着大部分军队。他浑然不知自己功高盖主,更没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军队让窝阔台如坐针毡,或者说他知道却并不以为然。
而赵诚看他就像是在看一个病入膏肓之人。
第四十八章 使宋(二)
太湖外,春寒料峭。
虽已经是二月了,天空却下起了雨夹雪。雪下了一个时辰就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场春雨来得太不是时候,尤其是对那些正在赶路的人们来说。春雨贵如油,但在行人的眼里却是令人烦闷不已,不仅有些寒意,还让人萌生困意。
安吉州(湖州)北,太湖西畔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座有小山,山上有一座山神庙,天色已晚,有一批行人不得不在这座破败的山神庙里过夜。这一行人看上去像上一个官员带着家眷的样子,那为首的四十多岁,身着普通的长衫,看上去像是文官,却给人简洁干练的感觉。
这时庙外春雷阵阵,在山神庙内的庙舍间长久地回荡着,一道道闪电照亮了这座山神庙,那高大神像在闪电的映衬下显得狰狞无比,妇人及佣人模样的人脸上露着恐惧之色。
“大人,这种怪天气真是少见啊。”一位看上去像是幕僚模样的人,就着柴火搓了搓手道。
“不用担心,春天天气本就多变,我等在此歇息一晚,待明日天晴再赶路也不迟。”官员不以为意。
“大人,逆贼李全在淮东的气焰嚣张,百姓被其鱼肉,民不聊生,如今大人已经奉皇命诛李全于新塘,立下举国瞩目之大功,这次大人回朝面君,定会受官家的奖赏。”幕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