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出身蒙古大漠,自幼仰慕汉家衣冠文物,以读汉书说汉话为荣,身边如刘明远等汉文士常伴左右。现又有‘贺兰国王’的封号,然贵国子民却公然说要踏破我贺兰山。这是何道理?难不成,贵国对我贺兰有所企图?”赵诚倒打一耙。
“国主言重了,这不过是几位酒喝多了的太学生的猖狂之言。”苟梦玉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心中暗骂赵诚无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太学生这些预备官员们,总是关心江山社稷,并且敢于公开指摘朝堂大员们的不是,而且大臣们往往不太敢得罪的一部分人。他们借此机会在隔壁诵唱岳飞的这首慷慨激昂地《满江红》。无非是表达对外族人的仇恨,对朝中君臣醉心于偏安一隅的不满,甚或是宋蒙约好一事极力反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刘翼道,“我家国主亲为使者。目的就是为了贵我两国约好,共灭女真。依苟大人看,这‘胡虏肉、匈奴血’,我家国主身上有没有?”
“岳将军这首词。说的却是女真人。刘副使何必故意望文生义呢?本官定当禀明朝廷,让那几位太学生当面向国主陪礼道歉。”苟梦玉道,“但若真要计较,国主身为使臣,客居我临安陪都,却污蔑我大宋高宗皇帝圣誉,怕也是有些过了吧?”
赵诚微微一笑:“那好,苟大人。此事暂且揭过。可否请隔壁那几位太学生来一会?在这万花楼里,能听得到这岳元帅这首豪迈之词,也是令本王倍感意外的事情。”
“请国主稍待!”苟梦玉见赵诚不想将事情闹大,他也打着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意,欣然同意。
时间不大,从门外走进了一溜三位年轻学子,各个身着长衫,头戴文士巾。脸上都浮着酒色。怕是喝了不少酒。苟梦玉大概是教育了他们一顿,个个脸上都有些不情不愿的神色。只是那年轻地脸庞上都长着青春痘。
“临安末学参见贺兰国王大驾。”太学生们重重作揖,口气中却没有太多的恭敬之意。赵诚对他们行着注目礼,心想这些学生,今天在自己逛西湖时,怕是远远地见到过自己。
“诸位士子,请坐。”赵诚命人赐坐。
年轻的太学生,有钱佑、李舫、陈时臣三人没有推辞,郑重地坐在赵诚的面前,有和赵诚理论一番的姿态。
“国王大驾光临我临安城,意欲何为?”钱佑开门见山地问道。
“自然是蒙宋约好,共灭女真。”赵诚道,“纵是无功而返,领略西湖风光山色与南朝风物,也是不虚此行也。”
“那末学抖胆一问,若是灭了女真,贵主当如何以待我大宋国?”李舫道。
“自然是睦邻友好,共分天下。”赵诚回答道。
“口说无凭。只是不知,大河上下,我大宋是否能光复中原?贵主莫非是想效仿宣和年间旧事,虚以委蛇,怕也是对我大宋江山虎视眈眈吧?”陈时臣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