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叶三郎张了张嘴,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地额头,心里只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们这次独立一部深入草原腹地,不再有后援。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身为领兵之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多与左右商议,谋定而后动。你每隔两个月向中兴府通报一次情况,若是军士疲惫,思乡心切,立刻回来。我再派别人领军替换你就是了。总之,我会不让蒙古人得到喘息的机会,但也不想让你们枉送性命。”赵诚道,“你去吧!”

“属下遵令。”叶三郎道,转上走了几步,又返回道,“国主若是回到中兴府,家兄若是问起三郎。还请国主多照顾一二。”

“我会告诉你地兄长耶亥首领。他的三郎将是我的冠军候!”赵诚嘉勉道。

叶三郎闻言一愣,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恭敬地跪拜,兴冲冲地跃上战马。他的部下也纷纷上马,跟在叶三郎地身后,再一次踏上了远征的路途。

陈不弃看前叶三郎消失的背影,轻笑道:“国主,叶三郎刚才那句话并不是邀功的意思。”

“那你说说看,他要我照顾他兄长,到底是什么意思?”赵诚反问道。

“回国主,明珠族或者是其他蕃人,自古以来都是独立于各个朝廷之外,部族首领的头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头衔,朝廷对他们一般都是羁糜优待,蕃人也是我行我素,只要谁给的好处多就依附谁,时叛时降,反复无常。大概是因为他们大多身处深山老林,各个朝廷的大军剿之不清,又耗费军资太甚,只得优待他们。”陈不弃道,“眼下国主对蕃人也是如此,但国主最终还是要蕃人部落彻底瓦解,文武相济,尤其是关西、陇右之蕃人,因为那里地土地利于耕种,又是我贺兰腹地,国主志在必得,以利国用。叶三郎身为国主臣下,也有不少年月了,他自是了解国主可能的雄才大略。所以他的意思其实是说,若是他的兄长对国主有不敬的地方,看在他对国主效忠地份上,担待一二。”

“哈哈!”赵诚大笑,“不弃说得好。叶三郎平时在我面前常表现出性情嚣张的样子,确实有些过了。”

“是啊。”铁穆道,“三郎一直在我军中,虽然颇嚣张无礼,在我面前还比较恭顺。按理说他在国主面前应该更恭顺才是。”

“铁兄这还明白?”萧不离笑道,“他若是不表现出嚣张的样子,国主要是想教训张士达、凌去非,就找不到一个反例了。这是他最聪明的地方,他越是嚣张,国主就越是会注意到他,而且他还很懂得分寸。”

“人心真是件复杂地事情!”铁穆张大了嘴。

赵诚大笑。他吩咐众将点集兵马,结束休整,告别居庸关,纷纷怒马戎衣下燕京。

第二十八章 瓮山泊(三)

燕京西,瓮山1下。

日落时分,凉风习习,湖面清波荡漾。在夕阳的映衬下,湖面泛着颗颗金子般的色彩。瓮山泊的岸边,垂柳依依,千万条绿丝绦将枝条伸到湖面,引得条条小鱼争着跳起,将那片片嫩叶当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