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苟梦玉连忙行礼,受宠若惊,心中却很得意,因为受到了如此高的礼遇,即使回到临安也好向任何人交待。

“国主厚爱,外臣感激涕零,但愿贵我两朝拨云见日,世代友好。”苟梦玉躬身说道。

“是吗?”赵诚反问道,“孤以为苟大人是奉贵朝陛下前来问罪来的。”

“不敢、不敢!”苟梦玉连忙道。

“我河西有句俗语,不会拉弓就不要放箭,不会说话就不要开口。”赵诚道,“孤也送给苟大人一名话,朋友来了有美酒佳肴,若是敌人来了,只有刀箭相迎。”

“国主言重了,外臣是奉我朝陛下而来,并不是为了树敌而来,况我朝向与国主未有交集,也不曾与贵朝有过争执之处。”苟梦玉道,又觉得这话有些示弱,遂补充道,“可是贵军在关外驻扎,日夜练兵,怕是欲不利于我朝吧?难道这也是国主的迎客之道?”

“哪里、哪里!我军不过是在那里练兵而已,又不曾攻打过贵国。”赵诚将仙人关外的无数次小冲突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苟梦玉也不想将这本很融洽的气氛给搅和了,连忙将那三位太学生引到赵诚的面前。

三位太学生再一次见到赵诚,再也没有高唱“踏破贺兰山缺”时的勇气,这里不是临安府,他们是站在一个杀伐果断地王者地面前,护卫在侧的亲卫军让他们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身在“虏营”,不敢造次。

赵诚却拉着三位太学生,大谈着“友谊”,仿佛不经意间又道:“金国使者恰好也来我中兴府,苟大人不如与金使比邻而居,那馆舍刚刚翻新,够宽敞。”

苟梦玉刚放下地心,又徒然提了起来。金国使者在这个时候来中兴府,为何事而来,苟梦玉飞快地盘算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赵诚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金人约我军攻大宋国,孤有些犯难,金宋两国有什么解不开的难题,不如你们自己解决的好。可是金主与孤有兄弟之约,互为守望,这个真难办呐!”

金使不是别人,正是乌古孙仲端。虽然秦、金两国达成盟约,但完颜守绪还是觉得赵诚提出的条件太苛刻,尤其是那一百万两银子,对于捉襟见肘四处缺钱的金国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皇帝也缺钱。正是如此,金国旧事重提,想让宋国“归还”积年的岁币,宋国当然不愿意继续这种以往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军力上也不怕金国,尤其是还有主战派想趁机收复中原呢。所以金国就有了与秦国联手南攻的打算。

正应验了那句话,欠钱的比要钱的理直气壮。

攻打宋国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完颜守绪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主意的坏处,他知道自己对于秦国还是有用处的,所以他看上去想以此来拖延交付答应秦国的银钱,除非赵诚答应放弃。于是就有了乌古孙仲端的再一次出使中兴府,与秦国朝廷交涉的事情。

赵诚既想大捞一笔,壮大自己的实力,又不想让金国马上亡国,金国还有存在的必要,这正让完颜守绪有所依恃,但赵诚更不想让宋国成为自己的对手,至少眼前绝对不行。在几位正副宰相的建议下,赵诚审时度势,想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主意,就看宋国愿不愿意接受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