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哈哈,六年前匆匆入燕,今日故地重游,感慨万端。自今以后,燕京乃我大秦之燕京也!”赵诚豪迈地笑道。带着部下意气风发地驰入燕京城。

当日,赵诚在燕京旧宫内设宴。

酒过三巡之后,刘郁起身奏道:“吾王亲征燕地,大战之后,荒野千里,人口稀少。燕京乃朝廷北方重镇,于军事上有举足轻重之要,不可不察也。臣以为国主若令燕地大治,需补足户口方才有利于朝廷。故臣以为,朝廷需从河北人口大阜迁民充实燕地。”

“史元帅,张元帅,二位以为如何?”刘郁将问题抛给了史、张二人。

史、张二人对视了一眼,面对帐内众目睽睽的目光,他们不敢说一个不字,正在酝酿着答辞,太原郝和尚却高声地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主乃天下之主,臣身为太原府兵马都元帅,既管兵,又管民,身感力有所不及。先前天下大乱,臣不过暂牧一方百姓,国主乃真天子,天下混一指日可待,我太原府百姓深沐国主之恩泽,正翘首以待国主驾临太原府。故,臣恭请国主精选干臣良吏赴我太原府,待天牧民,共襄太平盛世!”

郝和尚的话引起一阵骚动,他深知自己在赵诚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还有用处的战将,赵诚早晚要收回所有大权的,不如干脆将大权奉上,以示臣服之心,表明他的心迹。宁为鸡首,不为凤尾,郝和尚打的好算盘,赵诚果然是“龙颜大悦”。

“郝元帅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为朝廷百官之楷模。来人,赐酒!”赵诚喜道,“从今日起,卿便是孤的太原郡公了!”

“谢国主!”郝和尚连忙表示谢意,看不出一丝虚情假意,只有满脸得色。他与赵诚相处日久,深知赵诚并非卸磨杀驴之人,既然无力对抗,那还不如捷足先登,率先表明自己忠心服从的立场,如此可保自家荣华富贵。

郝和尚这一番表态,令张柔与史天泽尴尬万分。这场宴会,有些杯酒释兵权的味道,他们猜测刘郁方才那一番话怕是赵诚的授意,只是郝和尚顺水推舟,将事情挑明。

“昔日,蒙古人入主燕赵时,燕赵数千里不治,盗匪横生,民不聊生。后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力排众议,设十路课税所,以儒生为课税使,编制户口,制定税制,我燕赵方才有一番气象。今天大河以北皆是吾王所有,臣等恭请国主选良臣干吏为课税使。”张柔道。

他字斟句酌地回答,态度十分谦卑,却不敢直视赵诚的目光。在这个场合之下,他先退后一步,让出财权,试探赵诚的心意,他所仰仗的不过是治下有着雄厚的民意根基,令赵诚有投鼠忌器之感。

赵诚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表情十分玩味,却令张柔忐忑不安。

“张元帅所言极是,来人,赐酒!”赵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田雄目光如电,迅速打量这殿中众人的表情,他当自己是秦军中一份子,与史、张二人并不同,赵诚要他如何,他不敢说一个不字。他心中冷笑,以为史、张二人实在糊涂,他发现何进、古哥、陈不弃等人脸色虽然平静的很,料想他们定会有所不满。

殿内众人仍然豪饮,一如先前他们在辽东征讨每次休整时一样,心中却各有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