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的军队都在为它彻底凝固的那一天准备着,等待着最后的决战。完颜守绪仍然不辞劳苦地往宋国派遣使者,重复着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说辞,然而宋国君臣并没有搭理,秦宋联手灭兵一事,已经不可逆转。这当中,完颜守绪也屡屡遣使与秦国谈和,但是均被赵诚驳回,连秦境一尺之地都未曾踏入过。
泰安十年的初冬,陕西、山西、河东、潼关及河北、山东及黄河防线与中兴府之间的信使络绎不绝,兵马调动频繁,官府征集粮草、民壮,一队又一队兵马自北南下或自西东进,这一切都预示着战争又一次爆发,秦王赵诚已经将箭搭在了弦上。
这一次,秦王的目标是金国。
此前,秦宋两国达成正式的条约,双方联兵共灭金国。就秦国这一方,东集团以张荣为帅,严忠济为副,这一路配合宋军攻占徐、邳、单、泗等州,最终的目标是往汴梁集结。北集团以张柔为主帅,史天泽、王珍为副,待黄河结冰即跃马南下,截断洛阳与汴梁之间的联系。
西集团则是秦军主力,田雄、郝和尚、郭侃、郑奇、张士达及萧不离诸部人马,自入冬以来,便齐聚河东、潼关、怀、孟一线。此前,萧不离与宋平所属军队整体换防,宋平与萧不离二人对调,宋平改镇大漠,萧不离改镇河东,其下兵马亦随主帅移营。萧不离就是新任的河东军元帅,骁骑军亦随之南下。古哥则奉命将自己的帅帐北移至大同府,镇守阴山一带,陈同部回师北平驻防。
十月十九日,秦王遣谏议大夫梁文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牙;遣翰林大学士刘祁赴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祭北方天王。自秦王至文武百官,皆清斋一宿。
次日,秦王赵诚率文武百官皆着戎服,齐聚贺兰山下,祭旗出师。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子孙祀绵,河山浩荡。
英华文章,光被华夏。
然斯文斯种,命运多难。亿万黎民,屡遭屠戮。大好河山,分裂玉碎。蛮种小族,乘中国纷争间隙,伺便突袭,角力竞斗,剿戮师旅,膏血生民,鸠占鹊巢,以为正统。令贤者心忧、智者焦虑,惟百姓哀鸿遍野、白骨千里。
今五星又出东方,利中国征讨四方。江山盼有雄主出,一统华夏数百州,期华夷混一、百姓皆安、发扬文字,天下一统正逢吉时也!
赵氏诚者,英明睿知,起于朔方,败蒙古、降高昌、斩楼兰、击于阗、平辽东、收燕云、河北,提封万五千里之疆域,带甲数十万健儿,威震九州宇内。上体天心,下察民情,开科举、兴学校、奖农牧、饱黎民、修明德、扬文字,使豪杰归附、贤士恭敬、将士争勇、百姓归心,是为众望所归也!
赵氏诚者,今率文武百官祭祀于此,献牲以示恭敬孝顺之心。愿天地神明助吾王达成宏愿,百战百胜,无往不利,兵锋所指,莫敢不从……
贺兰山下,赤旗飞扬。李昶用一大段气势磅礴的祭文,令天地风云变色,贺兰军的将士骑在雄壮的战马之上,紧握手中的兵器,遥遥注视着自己的最高统帅,整装待发。此情此景,就是文臣们也跟着战鼓的节奏,热血沸腾了起来。
赵诚在百官的簇拥之下,跃上战马,未来的太子赵松伴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