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即使是日后发现搞错了,又能怎么样?如果把这个土官否定掉,就等于是否定了这次空前胜利的百姓归附,谁敢否定这个,自己的前途还要不要了?李炎卿这番分析下来,洪四妹更为得意。

张若兰是大妇怎么样?今后最多得个诰命身份,还得看自己丈夫的品级再说。按他这出身,到了四品知府也就是顶头了,张若兰那诰命还能高到哪去。自己可是要封六品长官的人了,将来在家里,论身份她压着自己,可要论品级,自己却要压她一头。

一想到这个,再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继承这片岛屿,她就更加得意。“花家妹子,以后这夷州搞起来,肯定要用很多人手。我看你啊,不如留在夷州做个总管,我们关起门来,你想封什么官都行。”

“多谢洪夫人赏识,只是现在妹夫这边,却还没有个得力的管帐之人。等到将来把这些事都弄顺了,我自当来夷州效力。”花惜香不软不硬,把这话题推开。

那些土人酋长见了李炎卿的手段后,已经诚心归附,那本章自然不敢不写。大家不会写名字的就按手印,还有的划上莫名其妙的记号,作为凭据。这种行为虽然看上去有些滑稽,但越是这样,越像真事,因此李炎卿也不阻拦。

这份联名奏折送出去的两天后,夷州岛外,一支西洋舰队从远而近,接近了港口。虽然事先西芒这边已经派人通了消息,但东印度公司这,大小战船仍然升帆备战,拉开架势。直到对方打出旗语,又有通讯船载着卜加劳与西芒过来,大明的船队才摆出欢迎的姿态。

“对不住。实在是这海上的事,谁也说不准,大家都得加个小心,小心的人,命总是能长一些。”李炎卿对西芒一脸歉意,西芒也道:“尊敬的阁下,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大海上,确实是有部分卑鄙的罪犯,试图进行破坏勾当。不过您有了这么强大的武力,那些罪犯也不会对您构成威胁,他们最多只是麻烦,小小的麻烦而已。”

他这次也算开了眼界。当初他认为大明难以对抗,主要是胜在兵多将广。单一船只的素质,并不优于葡萄牙船。可是今天看到那艘巨大的联舫,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观点。

固然联舫的机动性不算出色,可其舰体庞大这一优势在这摆着。以当前火炮的准头和威力看,即使有三四艘盖伦船,也别想把它轰沉。如果真在海上干硬架,多半最后还是它赢。

李炎卿见对方面露惊惧之色,心中也大为得意,问西芒道:“怎么样,我要的人带来了吧?这多面堡在夷州也算搞个试点,如果搞成了,将来还可以推广,你们说不定还能进京呢。”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夷州归附(六)

棱堡技术在当前的欧洲,也属于个新鲜事物,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而且这东西造价昂贵,需要配备大炮火枪等配属物资使用,是个烧钱的买卖。

西芒手下倒是有能建造棱堡的工程师,可是考虑到造价,以及大明朝的反映,让他不敢在澳门建造这种纯粹的战略要塞。作为优秀的商人,他很清楚朝廷的底线在哪。如果说他修几个石头堡垒能被大明接受的话,那修上一堆多面堡,只会招来经制官军,把自己赶下海里喂鱼。

可是他不敢修,不代表李炎卿不敢修。眼下在海上几股势力中,传统的倭寇已经快要退出舞台,难成什么气候。尤其香山开埠之后,倭寇的威风又要减上几分。西洋人渐渐要成为朝廷需要提防的下一个目标,而航海业的发达,也必然会引来海盗的目光。

不管是谁,他们都会对夷州这个得天独厚的岛屿感兴趣。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也免不了要和各路人马过招,不死上许多人,不流必要的血,是别想把这块地方占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