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483 字 2022-10-20

正在神游物外,忽见远方袁军阵营中一片大乱。是勋瞪大双眼,眺望了好半天,却仍然瞧不出个所以然来——这要是有望远镜就好了呀!好在时隔不久,便有探哨回来禀报:“雁门军临阵倒戈,太原军已大乱矣!”

哦哦,郭伯济终于动手了,正是其时!是勋不禁兴奋地一拍栏杆,随即下令:“命曹性接应雁门军入城!”话才说完,突然反应过来,于是加上一句:“先传语仲达,由其决断。”

郭淮临阵倒戈,直击王柔所部太原军的侧翼,很快便将敌阵彻底搅乱。但是郭伯济并不想趁机扩大战果,高干的本营,他压根儿碰都不敢碰。

并州两万大军,雁门军的数量还不到七分之一,想要配合城内杀出来的两千曹军骑兵,一举把高干击溃,那是很不现实的。除非高干疯了心把兵马全都拉向城下,然而这一面的城墙长度有限,挤过去太多人不但排不开,更容易做了城上守军的箭靶,恐怕不必郭淮反叛,自己就先乱了。高干不疯,他这头一天攻城,又以尝试为主,故而先阵、次阵和本营的秩序分明,郭淮利用自己位置的优势,可以侧击王柔,也可以突击商曜,但若想袭扰高干,那就是自己作死了。

故而他一举将王柔所部太原军扰乱以后,不敢恋战,很快便在曹性的配合下脱离了与敌军的接触,绕至祁县东门。大门打开,郭淮还怕是勋怀疑他是诈降,因而勒束部众暂歇,自己仅率十数骑当先入城。

才进城,便见一人手按腰刀,跨马而立。曹性指点道:“此即是侍中也。”郭淮赶紧翻身下马,单膝跪倒:“末将郭淮,拜见侍中。”是勋朝他一抬手:“伯济来何迟也?”

第二十八章、毋失我望

是勋早就下了城楼,专门跑到东门这边儿来等郭淮,一路上还在想,我见了郭伯济,开口第一句话说啥比较好呢?

要说是勋这回镇守河东的班子,其实挺强大的——司马仲达为谋主,张德容、贾梁道、诸葛子瑜为辅佐,孙彦龙掌机要——这要是想扯旗自立,纵横三五个郡、半个州的,问题不大,但凡距离曹操、袁绍这种大势力再远点儿,蹦跶个一二十年都不在话下。只可惜文重武轻,孙汶便不似大将之才,夏侯兰在史书上,归刘前就毫无事迹,归刘后还是其名不传,估计也强不到哪儿去,曹性那更不用说啦。

是勋有时候就想,我这跟刘玄德早期的班子是满拧啊,要是两家能够结合起来,有关、张之勇配合着司马之智,说不定就能跟袁、曹相拮抗呢。

所以这回郭淮过来,往河东的“武”字上加上了一个沉重的砝码,是勋真是挺期待的。当然啦,这并非最初的心理,一开始他拿住郭缊,要挟郭淮,想小年轻帮他去夺取晋阳城,自己也知道要求太过苛刻,那真是得固欣然,失亦无悲,成不成的都无所谓。可是真等郭淮射箭书愿为内应了,是勋却不禁渴盼起来——就好比一笔奖金摆那儿,还不定给谁呢,大家伙儿也未必就盼着,确定了会给谁,那人肯定就开始想啦,这数儿是多少呢?我是不是可以先斩后奏瞒着老婆去换台手机?

可是琢磨了半天,等真见了郭淮的面,他却只憋出一句话来:“伯济来何迟也?”

——“来何迟也”,这是钟会见姜维时候的话,貌似不是太吉利啊……

是勋这么问,郭淮一愣之下,只好绞尽脑汁地回答:“淮本欲早归侍中,奈何高使君……”是勋心说你还真费劲儿找理由,当下又一摆手,打断了郭淮的话:“卿父见在永安,吾这便引卿往见。卿所部亦不必进城,即时南下可也。”

郭淮本打算劝说是勋,不要死守祁县,最好把主力抽调出来,跟高幹游击、周旋,更方便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可是没想到是勋见了他,当即就要他率军南下,不跟祁县这儿和敌人硬拼。郭淮不由得便想,这位是侍中果然名不虚传,识兵者也,要跟了他,说不定我倒真能一展长才,做出一番事业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