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又是那个云啸,真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可是他有老太太保着,与馆陶公主也是勾勾搭搭。连戕害江都王这样的事情陛下都能放过去,咱们怎么动得了他。”

栗妃一提起云啸就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记忆中自打这小子一出现自己家里就没有好过。栗家从一个兴旺家族变得破落寒微无人可用,全都是拜这个小子所赐。刘荣登基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将这个云啸碎尸万段。

“娘娘息怒,为今之计只能力保军权。只要我等有军权在手,不管是梁王也好太后也好。都不能将太子怎样,异日若是有变化我们只要第一时间封锁了函谷关。即便梁国的军马再雄壮恐怕也是进不来。太后在长乐宫孤掌难鸣,也就只能承认即成的事实。”

刘辉出言建议道,不得不说这个建议是忠恳的,很有建设性。

“你是说联络周亚夫?可是后宫嫔妃无故联络军中大臣,这可是大罪。”

“不需要娘娘去联络,臣闻听周太尉有一女年芳十岁。若是娘娘能与太尉结成亲家,那么大事可成。”

“接亲?这女方才十岁是不是太小了些。”

“哎,娘娘。双方可以先商定。然后禀报陛下,下了聘礼至于成亲嘛那自然可以缓几年。只要给周亚夫吃了这一颗定心丸,他必定支持太子。有了他的支持自然便等于有了军方的支持,加上窦太傅原先的部属。梁王连洛阳都过不了,更别说兵临函谷关了。”

联姻的确是个好的办法,只是这周亚夫家的闺女自己连见都没有见过。看周亚夫那副尊荣就可以想象,他家的闺女也漂亮不到哪里去。

窦婴见栗妃踌躇,便道:“臣也认为此事可行,不过我们不能禀告陛下。只能由娘娘给周亚夫一个承诺,若太子登基周家女必为皇后。”

“没有陛下的首肯,周亚夫会信?”

“娘娘认为陛下会首肯么?别说太后,就是陛下也肯定不会同意这样一桩亲事。

娘娘怎么不想一想,若是太子在京与掌握天下兵马的太尉结成了翁婿。陛下在汤泉宫还能待得住?恐怕收到消息第一时间便赶回来了。到时候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可就难说了,至少陛下也不会再信任太子。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要秘密的进行,娘娘要给太尉些一封亲笔信。还要另写一封婚书,以太子母亲的名义定下周亚夫小女的名分。这样才可以两全其美,既不让太后与陛下疑心,又能笼络周太尉。”

窦婴不愧是谋国之臣,几句话便将事情讲了一个明白。刘启是绝对不会同意这桩亲事的,若是太子与太尉成为了翁婿。太子甚至便有了祸起萧墙的能力,这是刘启绝对不会允许的。

“太傅老成谋国,此计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