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复杂的看了眼自已的儿子,李太后心头百味杂陈。自个一手养大的儿子什么脾性当娘的最清楚。别看李太后文化程度不高可她心清明理,她分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儿子是中了那狐狸精的套了跳不出来,当娘的怎能看着儿子一错再错!所以这次李太后决定出手干预一把。
从心里讲,太后对于皇帝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上并不想站队。皇后是很好,太后很喜欢,如果她能生出儿子,太后自然会为她撑腰做主,可惜这条路明显是死绝了。
既然如此,在皇帝仅有的两个儿子中挑那一个继位都无所谓了。事情坏在郑贵妃身上,但凡郑贵妃安份点,夹着尾巴再装两年,到那时大事定下,太后就是想反悔也难再说什么。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郑贵妃一贯跋扈嚣张,仗着恩宠上压皇后,下压群妃,搞得后宫一派乌烟瘴气。这些李太后都一一看在眼里,恼在心头。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皇帝想什么,郑贵妃图什么,这点弯弯绕她老人家眼里心里门清门清的。在看透儿子的真实想法,否定了郑贵妃人品后,太后心中的天秤已然倒向了皇长子朱常络。
“哀家一个老太婆,多活了几年惹人嫌弃,比不得你心尖上的人金贵,说的话更别指望有人听了。皇帝有话就说,哀家听着呢。”
李太后不软不硬夹着点嘲弄口气先给了万历迎头一下。听出味来的万历身上一哆嗦,这是老娘发作的前兆啊。
都说知儿莫若母,同样的,知母也莫如儿。李太后能由一介宫女摇身一变成至高无上的太后,说起来简单一句话就说完了,可谁知道在这一步登天的背后,多少辛酸凶险岂是说句话这么简单?
想当初当初在裕王府中正妃在位,她以侍妾之身,力压正妃,掌管一府大小之事,行动有据,行事大方公正,就连王妃与裕王也是赞赏有加。就凭这份心计与能力就远非常人可比。所以对于老娘的本事,万历还是有些怵头的。
“朕要废后!”迟疑片刻,万历咬咬牙终于把要说的话说了。平地惊雷,惊倒众人无数。
一旁的皇后身子摇了几摇,绘春手疾眼快一把扶住才没有倒下去,只是脸色已经变得煞白如纸。
李太后巍然不动,端坐如山。冷笑道:“皇后自入宫来,勤谨端肃,亲和六宫,孝顺谦躬,未闻曾有失德。况皇后母仪天下,即便你是一国之君,无由岂能轻废!你即如此说,可有原由?”
即然开了头了,万历也就不客气了。“皇后入宫多年,并无所出。为后者不能诞育嫡子,德行有亏,不配为后!”
“女诫确有七出之条,妇人无出便得下堂。可皇家怎能与民间相同?这三宫六院,嫔妃无数,难道是留着看的么?皇帝御极十五年,为何膝下只有两个皇子健在?皇嗣凋零到底是怪皇后还是怪那个,皇帝心里想必比哀家心里有数吧!”
姜还是老的辣,李太后一招乾坤大挪移,轻巧的将皇后不能生育的话题引开,巧妙的将火引到了郑贵妃的身上,隐隐然还有问罪的意思。话虽几句其中信息量之大,顿时逼得万历不敢再提这个话题。
确实,历朝历代皇后不能生育的多了去了,可真没有那位皇后因为这个事被废了的。皇上为什么老婆多?除了满足个人生理与贪欲需要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诞育皇嗣。这个不能生,那个能生。皇后能生更好,不能生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