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接过婢女递过来的油茶,冲虚真人低头浅啜一口,一股浓浓奶香冲鼻盈颊,口齿留芳,不由得低声赞了声好,放下手中茶碗,忽然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咱们都已老了,你这里有子成才,当可承继大业,我的龙虎山看来也只能交给叶赫啦。”
提起爱子,清佳怒脸上不由自主浮上一缕思念,忽然叹了口气:“他自小离家被你带到龙虎山习武,当时还不觉得怎么样,这老了老了,我居然没出息起来了……”说到这里叹了口气,苦笑一声:“他眼下跟着小王爷在一块,我看你要他接掌龙虎山的事只怕也得落空。”虽然口气不无惋惜,可是自豪之意溢于言表。
冲虚真人微不可察的哼了一声,眼底飞起几丝寒意,忽然展颜一笑:“老友,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是有几句心腹话想和你说。”
清佳怒有些发愣,看了一眼身边的那林孛罗,低声道:“你先出去罢。”
那林孛罗有些不太高兴,但也没有违拗,站起身退了出去,只是出帐的脚步声难以掩饰的有些重。
这一细微的发现没有逃得过有心人的眼睛,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冲虚真人忽然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第265章 挑拨
紫禁城中,太和殿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如松终于呈上了手中的奏疏。他可以对周围或艳羡或妒忌或鄙视的种种异样注视不加丝毫理会,但是唯一让他不敢也不能忽视的是一个人反应。他已经敏感的发现,就在见到他递上奏疏的那一刻,殿上太子那清澈如同一潭水样的眼神中有了显而易见的惋惜,这个发现使他本来定好的决心在一瞬间有些动摇,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李如松终究还是开了口:“臣请旨带兵援朝,平叛倭寇。”
殿上殿下安静的没有一丝声音,随着朱常洛一抬手,王安快步跑下去将李如松手中奏疏呈了上去。
李如松终于吐出一口气,事到如今尘埃落定,他相信这位太子一定会守承诺,可是这一步自已做的真的是对的么?活了半辈子得意了半辈子的李如松生平第一次觉得很疑惑,原来选择这个事情居然是如此之难。前途漫漫莫测高深,此时的他忽然好象一个渴极饿极的人在悬崖峭壁上看一个肥大鲜美的苹果,却发现这果子就挂在枝头最远处一个小枝上,而下边就是万丈深渊。
这是一场人生的赌局,胜了荣耀已极,若是败了,注定一无所有。
自从奏疏递上,就没有人再去理会他心潮起伏不平,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在太子身上,而朱常洛此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那封奏折上。不得不说,这是一封内容详细条理分明的奏疏,将五月以来,朝鲜境内发生各种军情记录的条理分明,一清二楚,对此朱常洛悚然动容,这一封奏折足以说明李家军这么多年的不败纪录,确实不是光凭侥幸二个字得来。
终于抬起头来,朱常洛目光冷静深沉:“朝鲜是我大明宗属之国,倭寇狼子野心,悍然发兵强占,于公于私,大明都不能袖手旁观;昨日乾清宫面见父皇时已有明示,为免他日疆界之患,这场战事大明决不可坐视不理。”
说到这个地步,再笨的人也能明白,这场战事是必打无疑。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上位者心意已定,再多说都是枉然,不如省着点唾沫星子养养神。
“从即日起,李如松由陕西提督擢升为辽东提督,专负军事。同时立刻派人加急前往朝鲜,知会朝鲜国主李昖,让其安心配和,合力御敌。”说到这里,朱常洛眼睛扫向朝中众臣,各种表情尽收眼底:“至于经略一职……”尽管对提督是李如松都有些怵头,但和滔天战功比起来,却也算不了什么。
兵部尚书石星第一个出班,一脸的大义凛然,道:“身为臣子当为国分忧,微臣自请领兵入朝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