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又坐了下来,长叹一口气,说道:“今日心中憋闷的慌,现在总算是发泄出来了。幸好你们这些知己好友陪我喝酒解闷,不然,还真要憋死了。”
“大哥……”
李隆基微微笑道,“不遭人妒是庸才。你现在英雄少年,风头正劲,有人看不过眼,要打压你出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往心里去。”
李重俊也道:“是啊!历来,朝廷里就是这样。锦上添花的多的是,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那些人,都巴不得别人遭殃自己升官发财,一见有人倒霉,兴灾乐祸倒算好的,不跟着踩几脚算你走运。尤其是像武懿宗那样的奸险小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更何况,你现在是太子卫帅大将军,他是武家的人,打从一开始,就把你当成政敌了。他若不下手整你,倒显得奇怪了。”
李隆基叹了一口气,道:“自从武皇登基以后,杀了不少李姓王公。现在我们这些剩下来的,整天都只好夹着尾巴做人。武三思那帮人,嚣张跋扈到了极点,时时都想着太子倒台,他们来当王储继承江山。李家的王公里,只有太平公主被武皇宠爱,同时又是武家的儿媳,在朝中还算有点份量和实力。其他的……”
李隆基摇了摇头,“三哥能统率南衙,也已经算是极致了,但皇帝这也是为了稍稍替太子增加一些实力罢了。三哥手中的这一点兵权,相对于武家的人在军中居的要职,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这我知道。”
李重俊喝下一杯酒,有些沉闷的说道:“当初统率左羽林卫,虽说在武懿宗那厮手下办差,但怎么说,自己手里还有点实权,还有李思冲、独孤讳之、沙咤忠义一批亲信。现在被调到南衙,表面上看,南衙那些轮流上番到长安的府兵,都听我节制。可是,十二卫派来‘上番’的兵马,只是临时负责护卫京城,过不了多久,都要撤走,再换一批,或是换别的卫府兵马来。根本不能培养成心腹,也无法竖立威信。那些兵马的节制权,还是在十二卫大将军的手上。我的那些亲信,也被侵害了开来,调任到不同的地方任职去了。所以,现在我只不过是个表面光鲜的空壳子罢了!”
“所以……”
李隆基顿了一顿,缓缓道,“算起来,现在我们这些人里,也就只有大哥,手中握着一支三、四千人马的左卫帅,还算是真正的实权。”
秦霄浑身一激灵,酒醒了大半,点了点头:“阿瞒,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李隆基微笑道:“以大哥的聪明睿智,应该早早想到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重俊愣了一愣:“你们……打的什么哑谜?有话说清楚不好么?我现在喝了点酒,很多事都想不明白,你们就别玩虚的了!”
“阿瞒哥哥……”
李仙惠轻声道,“秦大哥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你不要说这些,让他心头的担子更重。”
秦霄对李仙惠微笑:“没关系。阿瞒说的,是正理。若不是他点醒,我几乎都要一时糊涂想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