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墨衣插了一句:“候爷,你无端的,怎么问起这些来了?”

“哦,是这样的。”

秦霄笑了笑:“现在回江南了,闲的时间会很多。于是就准备将特种营好好地训练训练。可是一直以来,特种营都没有很好的佩刀。像那种军中普通的横刀,虽然漂亮也还能用,但毕竟有些不利索,遇到好铠甲威力要大打折扣。特种营干的都是些精细致命的活儿,没个趁手的兵刃怎么行?于是我就想找高人打造一批佩刀。就是在横刀的基础上稍加一点改造,不管是马上还是马上,日常还是战阵都能用上,这多好。”

邢长风说道:“若是要找到我师父,怕是极难。大约是一年多前,我略听人说起,仿佛在岭南韶州曲江见过他,和几个才子文人混在一起。”

秦霄不由得苦笑:“高人哪,神龙见尾不见首。要想去岭南那种地方找人,谈何容易。像他那样的异术大师、铸剑大师,脾气终归是有些怪异。看来也只能说说而已了。”

“韶州曲江?”

马车内的范式德惊疑道:“我倒是认识一人,是韶州曲江人。当年在旧都洛阳时,我有一同僚姓张名士泉,就是韶州曲江人。而且他还有一个侄子,早年就在岭南一带极负才名,被人称作当世奇才,名唤张九龄。”

“张九龄?”秦霄心中惊道——有名的大诗人、盛唐名相张九龄?

第四卷 万里黄沙

第233章 岳州群英

一路马车颠簸,走了几天才好不容易过了雍州,进入商州境内。秦霄不由得十分怀念起汽车、火车、飞机那些东西来。自己一人单骑飞奔,以淡金马的脚力速度倒是不慢。这样马匹车辆男女老少的混合队伍,行进速度着实不怎么样。原来还打算去一趟洛阳拜祭狄仁杰,顺道找张士泉打听一下张九龄的消息,看到这样的行进速度,天气又不是太好恐怕碰到风雪,只得放弃了这个念头,趁天气还算晴朗,加紧赶路。

进了商州,已经是薄暮时分,于是投到了驿站准备歇脚过夜。

驿丞让秦霄在礼簿上盖了个印,睁眼一看:乖乖不得了,来的是个候爷,朝廷三品大员!忙不迭的将车马请进驿站,跑前跑后的安顿去了。

商州驿站好不气派,三间斗拱大瓦屋,数十间客房收拾得一尘不染,器具考究环境幽雅。后院一个回廊,还有小溪亭阁,花榭楼台,简直就是个大庄院。

驿丞差下人安顿了车马,将秦霄一行领进大堂奉上了茶水,就去招呼安顿晚宴。刚刚坐下来还没喘上一口气,一人在大堂门口一边朝内走来,一边大声吟着一首诗——“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秦兄弟,让我逮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