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压低了一些声音:“这与整治吏治从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我是说影响和负面效果!同样的,一样会侵犯到太平公主的利益,而且这会比整治吏治更伤她颜面。二位大人莫非不知,太平公主最是崇信佛道么?”
姚崇长叹一口气:“是啊,如何能不知道。可是这种事情,总要人去做,总不能任其泛滥下去,危害我大唐社稷。若是因为触犯了某些人的私家利益,而让这样利国利民的国策无法推行,那么……”
“那么什么?”秦霄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姚崇的话:“姚大人。你是个聪明人,莫非不知道眼下的形势?现在不管做什么,都要小心着点,朝堂内外都敏感得很。你别看我十足霸道的治了金仙观和大慈恩寺。可是你以为我就不害怕么?若不是将某些人的心思揣得透了。力保不会横生枝节闹出乱子来,你以为我真地是傻子敢干这种大不韪的事情?”
“是啊,这也正是姚某佩服大都督的地方。既治了奸人,又未能惹祸上身。”
姚崇说道:“所以我们才想到来找大都督帮忙。大都督智慧过人计谋精妙,定能想出个万全之策来。将此项国策推行下去。”
“呵,你们太看得起我了。莫非还把我当成神棍了,什么事情都能扭转过来,化不可能为可能么?”
秦霄啧啧的摇头:“我不过钻了一些空子,小打小闹地折腾了一回罢了。要说推行这项国策……恕我直言,现在真地不是时机。若是勉强行事。定然遭祸。”
宋璟眼神灼灼的看着秦霄:“如此说来,大都督是不愿意出面促成了?”
秦霄心中一叹:你们这两个死脑筋。莫非真要往刀口上撞?好吧,既然拉你们不住,我只好先保住自己了。
秦霄面色沉沉的摇头:“我愿意和你们联名上书,请求朝堂下旨命令山东一带地州县,扑灭蝗灾。但是打压佛道二门的事情,恕我不能奉陪。抱歉,我认为现在不是最佳时机,所以,我拒绝。”
姚崇看了一眼宋璟,见他也是一脸失望的神色,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好吧。人各有志,勉强不得。大都督,我等就此告辞了!”
虽然谋定未成,二人对秦霄也还是心生了一些感激与佩服,齐齐地拱手拜别。
秦霄将他们送出了下了阶梯,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暗自摇头:又有人要闯祸了,哎!还拉都拉不住!姚崇宋璟,不得不说你们是治世良臣,有能力,有见解,也有魄力。可是眼下地情形,实在不是任人自由发挥的时候,得看形势来啊!五王的血的教训就摆在眼前,莫非就忘记了么?若是有用之身都被废了,岂不是什么都化作空谈?姚崇,当年玄武门事变,你和唐休璟、张柬之把我当成枪来使,似乎是觉得挺顺手吧,现在要大事了,也没忘了来找我。看得起我,我很感激。可是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了,我有了我自己地见解和主张,更有了我的行为处事方式。不管你们如何看我,我只会按我自己地理念去办事。同时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学会了对不愿意干的事情说“不”,哪怕是皇帝、太平、太子这些人要我做的事情!
李隆基呀李隆基,你虽然有抱负有理想,可是这样的气血方刚好大喜功,会毁了一批人知道么?还想来拉我下水啊,知道我会像上次那样毫不留情的泼你冷水,于是还派了两个托儿来……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过这一次,我是不会跟你掺和进去了。你若是一心要胡闹,就闹去吧。朝堂之上闹得再凶,只要皇城御率司还坐着我奏霄,我就力保你东宫不会出岔子。
事到如今,我这个结义兄弟也只能给你保证这一条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这一次,就别怪我明哲保身置身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