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笑道:“你不是前不久才裁汰官员精兵简政么?什么试官、员外官、检校官都撤了,还给我这么多虚职干嘛?我这个人,喜欢简单。那些加俸禄、加声望、听着漂亮的名头,不感兴趣。”
“好吧,如你所愿。”
李隆基无可奈何地笑道:“钦命河北道行军大元帅,主理河北道军国大事,授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兼幽州军行军大总管。嗯,就这样,行了么?”
“还不行。”
秦霄挑嘴一笑。气得李隆基差点跳了起来。
“我靠,你还想怎么样?”
李隆基居然扔出了那句三年未用过了的口头禅,让秦霄听来感觉一阵亲切。
秦霄笑道:“你别激动。我的意思是,我光棍一人去幽州,肯定屁事也干不了,我得找你要人。”
李隆基长吁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这个不用你说,我心里也一直盘算着了。幽州军重组,我听从了姚崇等人从长安寄来的上疏建议,就在河北地方招募兵勇训练。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士卒南北调动上蕃戍边之苦。左威卫大将军。自然还是李嗣业,他虽然重伤,但好在性命无虞。这个铁汉子不仅是你地好兄弟,我也十分的喜欢,这个你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没有异议。”
秦霄点头道:“不过,同样的话我还要再说一次。你这次在河北推行‘募兵制’,也是诱发形成地方割据的一个原因,你可要慎重。”
“嗯。我刚才也正准备说起。”
李隆基点头道:“这个我肯定会注意的。其实这几十年来,大唐地府兵制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根源就是在土地的‘均田制’身上。接下来地几年里,我会着手解决均田制之下,大唐国内存在的一些土地问题。我中原是农业大国。如果土地出了问题,那可就是不好办了——这些是后话。先不谈。还是接着说我们地事情。”
秦霄道:“嗯,你讲。如果有我不满意的,我可是会不客气的指出来。”
“可以,事情就要这样商量着办嘛,军事上的事情,你也比我清楚。”
李隆基说道:“三年前我就说过了,我不忌惮你拉帮结派。事到如今,我依然是这样一句话。你用惯了的人,想要谁,我就将谁给你。左骁卫在薛讷手上损失惨重,差不多要全部重组。我将李楷洛给你。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长,但他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值得信赖。如果让他到幽州在你手下去办事,应该会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