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童子歪着脑袋打量了几眼刘备,见刘备目光,面容之上自有几分浩然之气,遂偷笑说道:“你却是来得不巧,我家公子去了襄阳,还未曾回来!”
“啊!”刘备脸上挂起几许失落,犹豫一下皱眉问道:“敢问,不知你家公子何时回来?”
“这却是说不好。”那童子撇撇嘴,歪着脑袋迟疑说道:“或许三两日,亦或许三两月,公子行事,向来叫人难以琢磨!”
“这……”刘备面色愁容更甚苦,低头一思拱手说道:“如此,刘某暂且回去,他日定会再来拜访,若是期间你家公子归来。可否与我知会一声,便说我来过!”
“可是我却不是你知你乃何人,如何代为知会?”童子歪着脑袋疑惑说道。
“哦,刘某失礼了!”刘备讪讪一下,随即一拱手,徐徐说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皇叔刘备、刘玄德!”
童子眨眨眼睛,歪着脑袋回复道:“你的名字怎么这么长啊,我记不住!”
“额!”刘备哑然,随即摇头苦笑道:“只需说刘玄德前来造访便是!”
“恩,我记住了!”童子点点头。
“如此,刘某告辞了!”深深叹了口气,刘备大袖一挥。径直归去,走了数步。回首望了一眼此间茅屋,凝神静望良久。方才离去。
而就在刘备离去之后,小童面色一变,退了回去,到了院内,只见一儒生在院内高坐,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就算是没有神仙之态,也有些许仙风道骨,左手一面羽扇,幽州一本不知名字的书籍,看到那人,小童也是有些惊讶,连忙拱手道:“公子,正是你说那人!”
“好了!下去吧!”那人好似早就知道一般,拿着书卷,头也不抬的摆摆手,道。
“是!”
小童一走,茅庐之内忽然走出一人,面相可是跟这儒生差了十万八千里,面相黝黑,丑陋不说,长得有点呆,嘴还有点歪,望着刘备离去的方向笑着说道:“素闻这位皇叔之名,却是无缘一见,今日总算了却平生夙愿啊!嘿嘿!”
笑了几声,丑陋之人脸上笑意一收,点点头正色说道:“孔明,你当真选择的是他?”
不错,这个儒生正是诸葛亮,而他端坐在院中,刚才刘备三人竟然没有看到,而那个丑陋之人呢,不用说,卧龙凤雏,这便是凤雏,庞统,庞士元,而今日他前来,可不是不请自来,找诸葛亮谈天的,而是诸葛亮请他前来,最主要的是告诉他,今日皇叔刘备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