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飕飕的弩箭声不绝于耳,十多个恶贼立即被射翻在地。
恶贼发一声喊,四散奔逃,然而,在骑兵追袭之下,他们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一个个不是死于弩箭之下,就是死于马刀之下。
这十多名骑士就是林纯鸿的探马,在主力抵达枝江后,林纯鸿既未到水布垭堵住田楚云的粮道,也没有去进攻童庄河口,而是率着天武、天策、虎啸、霹雳四营立即进兵宜都。宜都被他看做了自己的领地,不容董海川继续祸害下去。
当探马将董海川的乱状汇报给林纯鸿后,林纯鸿连夜进兵,堵住宜都县城的四个门,将城内的恶贼一网打尽,迅速恢复了宜都县城的秩序。
可是,董海川却失去了踪迹,通过审问身边人,林纯鸿才知道,早在三天以前,董海川就带着亲卫逃跑,去向不明。
林纯鸿顾不上管董海川,立即令覃虞率枝江弓兵移师宜都,继续剿灭散入乡村的恶贼,令周望立即率三个山地营赶赴水布垭,堵住田楚云的粮道,将杨板桥的防务交给了李辉忠。李辉忠的土司弓兵最近战事频繁,战斗力颇为可观,借地形之利,足以与田越周旋。
而他自己则率着四个车步营及霹雳营向田楚云迎去。
第169章 追袭作战
在清理董海川后,陆世明拟定了两套作战方案,供林纯鸿选择。
第一套方案:在童庄河口登陆,快速直捣黄龙,让田楚云和田越失去根基,不战自乱。第二套方案:迎战田楚云,先断田楚产一指,然后再按部就班的进攻两河口。
并且,陆世明还详细分析两套方案的利弊:第一套方案快速、干脆,但是如果登陆童庄河口后,如果田楚产抵抗超过半个月,百里洲将遭到田楚产的荼毒,后果堪忧。第二套方案显得保守,付出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第一条方案,唯一的优点就是无论战场出现什么变数,都不会影响到邦泰的根本。
两套作战方案非常详尽,不仅规定了每个阶段每支部队的任务,还详细计算了需要供应的后勤补给等等。
林纯鸿最终选择了第二套方案,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他宁愿按部就班。这辈子,他干过最惊险的事情莫过于平定马连、火烧坪的矿工暴乱,这样的事情,他一辈子也不愿意再遇到。
以正合以奇胜,这是林纯鸿的用兵原则。
山路崎岖,行军困难,田楚云苦不堪言。在失去清江和长江两条航道的通行权之后,整个容美的兵力调动困难重重,有时候,翻越一座山需要花去整整两日的功夫。更何况,彭新和李辉忠在清江南岸经营已久,田楚云可谓在敌占区行军,需要加倍的小心。
当初,田楚云轻松渡过清江后,他心里就直打鼓,隐隐有种“风萧萧兮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出于这种直觉,他在水布垭留下了两千兵力驻守,试图为大军留下一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