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还有吗?”卢象升不置可否,捻着胡须,问道。
黄渤道:“还有一点,就是草民私下的一点小要求。宣大一线,恐怕无法满足草民,还望总督大人不要限制草原上的羊毛流入大同和宣府。”
卢象升在宣大一线呆了将近两年,对大同私下贸易可谓了如指掌。私下贸易的主角,无非就是边境文武官员以及具有深厚背景的晋商;贸易的种类不仅有茶叶、丝绸、棉布、食盐,甚至还有粮食、钢铁和武器!他有心狠狠打击这种明目张胆的资敌行为,但考虑到此事牵涉甚大,不得不投鼠忌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就是说,只要黄渤在大同放出收购羊毛的风声,草原上几乎毫无用处的羊毛将如洪水一般涌入大同和宣府。
黄渤口口声声说请求总督大人如何如何,这背后的意思,卢象升如何听不明白:林纯鸿希望由卢象升来主导羊毛贸易,并从中得到巨额利润,用来强军实边。
卢象升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林纯鸿通过羊毛贸易建立稳固的商贸线后,绝不会只满足于羊毛,必然向茶叶、棉布行业拓展。拓展到一定程度,顺带而来的必然是邦泰钱庄以及无孔不入的金票。
林纯鸿的目的,可谓呼之欲出,无非想借他的手,在三边拓展势力!
卢象升感觉自己就像老鼠夹边的老鼠,明知道吞掉夹上的肉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却又耐不住饥饿,不得不扑上去。
看着黄渤一脸吃定自己的表情,他就觉得窝火,思索良久,忽然冷笑道:“既然林纯鸿想买羊毛,本督就卖!只要他能把粮食运到宣大,就是买战马,又有何妨?”
第371章 沁水据点
在卢象升眼中,沿边文武、晋商和林纯鸿,实属一丘之貉,没有什么区别。既然林纯鸿试图购买羊毛,还允许他在里面分享利润,他没有不干的道理。
当然,卢象升没有为自己谋万贯家财的打算,他唯一的追求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而且,卢象升在官场这滩烂泥中横摸滚爬十几年,对官场上的弯弯道道了如指掌。他知道,要把羊毛换粮食落到实处,绕不过宣大监军和朝廷。
在一番思索后,他首先找到了宣大监军高起潜,提出了以羊毛换粮食的打算。
高起潜听了后,面无任何表情,心里却对卢象升鄙视到极点,暗道:羊毛换粮食?二十斤羊毛,才能换一石粮食,那该要剪多少只羊?既费事,利润又薄,这卢象升看起来精明无比,为何在这事上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