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页

乱明[校对版] 喻心 1259 字 2022-10-21

范文程吃了一惊,默默地算了一笔账,一年有五百万斤的钢铁产量,就算按照钢一铁四的一般标准,辽东也可以留下三十万斤精钢。

有了三十万斤精钢,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制造兵甲缺钢的困境!

最终,范文程与郑鸿逵达成协议,最初三年,南芬钢铁工坊所产的精钢需留下三十万斤,多余部分,才能售卖给郑氏集团。三年之后,再将七成的产量全部售卖。

此协议,仅仅只是框架,接下来,需要双方派出专业人士继续在框架下谈判,确定钢铁工坊的所有细节。

当范文程与郑鸿逵唇枪舌剑时,鲁少飞接到了军情司的命令。命令用密语写就,只有寥寥数语,末尾却特意加上了数字零零一!

零零一代表着这条命令由林纯鸿亲拟,这让鲁少飞激动莫名。更何况,林纯鸿在命令中高度赞扬鲁少飞的工作,指示鲁少飞为了避免暴露,要尽可能少地与内线联络。并且,为了确保鲁少飞的绝对安全,荆州方面将在近期更换联络人。

林纯鸿还指示,鉴于鲁少飞在满清内部的地位已经非常高,工作方向需逐步从传递情报向引导满清决策的层次转变。

“观大局,定大略!”林纯鸿对鲁少飞的要求非常简略,也非常笼统,让鲁少飞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想不通可以慢慢揣摩。鲁少飞可以确定的是,推动满族加速汉化,这点绝对是大局中的大局。

鲁少飞有的是时间,他可以等待机会的来临。直到有一天,他见范文程眉头锁得紧紧的,似乎遇到了为难之事。

他有意无意地往范文程旁边靠拢,试图引起范文程的注意,让范文程主动与他商议事情。

果然,范文程一筹莫展时,见鲁少飞出现,随口问道:“年产量超过五百万斤,至少需要万余工人,现在种植粮食的农民犹嫌不足,哪里能抽调这么多?鲁侍从可有什么好计策?”

鲁少飞从骨子里一直将自己当成满清朝廷的局外人,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鲁少飞的思路比皇太极、范文程要开阔。他稍稍思索片刻,便有了对策,不过他没有直说的意思,反而故意显得惊诧,问道:“大清人口超过两百万,抽调万余工人居然也会为难?”

范文程叹道:“的确为难。大清境内,满人和蒙古人大约有七八十万,壮丁基本都用来养马、打猎和征战,剩余一百三十多万人口,辽东本地汉人约有八九十万,其中披甲人几乎就占了壮丁的一半,剩余的壮丁,也需要打猎、放牧和种植粮食。还有四十多万,都由北直隶一带迁移而来,基本都是包衣,归属贝勒、贝子所有,怎么可能从这些人口中夺食?”

范文程一时焦虑,居然忘记了当面的鲁少飞也是多尔衮的包衣。待反应过来,话已经出口,忙安慰道:“当然,鲁侍从乃杰出之辈,非一般包衣所能比。”

鲁少飞淡淡地笑道:“包衣就是包衣,有什么讳言的?为皇上办事,包衣应该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