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苏牧心里也清楚,自己那点水平,抄抄一些名篇佳作或许尚可,若真要他参加明经科考,却是强人所难的事情。
一来他再也不想整日枯燥读书,二来哪怕考中了,他也无意进入官场,毕竟他想着的是见识这个朝代的人文风貌,游戏人间,过上逍遥自得的日子。
苏瑜的心性沉稳,城府极深,远超同龄之人,对于诗会之事,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中,但每每想起,还是颇为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这日天气晴好,苏牧吃过早点之后,便与苏瑜一道,下到工坊去视察家里的生意,苏瑜对此倒颇有微词。
他已经失去了读书考取功名的机会,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权必定能够生钱,但钱想要生权却并不太容易,科考制度虽然也有纰漏之处,但想要借由漏洞利用钱财来钻空子,需要的财力却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大焱朝的经济空前发达,但商人毕竟是贱籍,地位上的提升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大,若无官府的背景支撑,生意想要再往上走,就变得更加困难。
这也是为何赵文裴高中之后,宋家和其他大户都争相与之结盟的原因了。
也正因此,无论是苏瑜还是苏家,都将读书考功名的希望,寄托在了苏牧的身上,如今的苏牧既然已经转性了,凭借他的聪慧,想要考取功名,想来是不难的,起码这是苏家长房的一致想法了。
所以对于苏牧想要接触家族生意这件事,苏瑜是没办法感到太欣慰的,但二人毕竟在桃园诗会上遥遥配合过,也算是并肩作战,兄弟情谊又有了回暖,苏瑜也不好当面训斥,关心家里的生意,苏牧才能更加明白家里要他读书的初衷。
苏家兄弟在工坊视察之时,宋家的后院却响起乒乒乓乓的响声,这也不知是宋知晋打碎的第几只瓷瓶了。
“为何会这样!他明明就很在乎鸾儿的!难道失踪了半年,将往日情分都忘记了?他分明就没有太多的才气,为何能够做出这样的诗作来……不对!一定有人在背后帮他!”
宋知晋摔打一番,发泄了怒气之后,也慢慢冷静了下来,开始着人调查那个替苏牧作诗的幕后之人。
经历了桃园接风诗会的风波之后,赵鸾儿也不知自觉被苏牧羞辱了,还是被家中禁足,与宋知晋的来往也少了,除了将怒火发泄在府中丫环身上,宋知晋已经召集府中幕僚,决意做出反击。
想要打击苏家,无非从两方面着手,一个便是商场上的对战,另一个便是官场或者说考场上的压制,前者能短时间内打击苏家元气,后者则是未雨绸缪,将苏家的希望都彻底斩断。
当然了,作为杭州十大商家大户,苏家的底蕴不可谓不深厚,想要一蹴而就搞垮对方,就算联合赵家和其他家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办到,在这里一点上,宋知晋也是心知肚明的。
虽然大的计划需要商榷与筹谋运作,但也不影响他在短时间之内给苏牧制造麻烦,商议了一阵之后,幕僚纷纷散去,宋知晋不禁想起赵鸾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