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苏牧见得对方如此上道,也就不再卖关子,展颜轻笑道:“刘大人心系军勇,令人心折,苏某又岂敢藏私,这方子便送与大人,也算是苏某的一番心意,大人且听某细细分解。”

煎饼裹子却是制作简单,而且味道不错,也便于携带,营养成分也算是充足,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料里的鸡蛋不太方便携带,大焱朝虽然富足,但军中人人吃鸡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牧的想法倒是很简单,用馒头干饼或者胡饼夹着肉干,制成土汉堡,既能长久保质,味道和营养也能够保证。

只可惜,哪怕富足如大焱,军中军士想要天天吃肉,也是消费巨大的事情,当然了,储备一些,配给哨探和前锋这等精良兵种,还是不错的选择。

而普通军士,这需要用到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豉胶!

这豉胶需将豆类自然霉化制成豆豉,在加工成豉胶,在军士们吃干粮的时候,将少量的豉胶涂抹在干粮上,口味便会大大改善,成本低廉,但军士却能够吃得有味,而且豉胶本来就是咸的,这样一来,军士便不用携带盐巴。

再者,这豆豉古来有之,制作方法和技术也都很成熟和常见,想要炼成豉胶也很容易,如此一来,便可谓一举数得了!

刘维民认认真真听着苏牧的讲解,脸色慢慢舒展开来,慢慢变得和悦,而后变成了笑容。

而在思凡楼里面,杭州第一大才子周甫彦已经坐得极为不耐烦了!

第035章 决意贩粗粮

先贤曾有云,钓名之人,无贤士焉,但凡沽名钓誉之徒,必内有不足,却又急于人闻,然而读书之人信奉士大夫之道,谓之立德立功立言,欲得三不朽,又必须先立其名,如此才能将自家的本事施展出来。

所以说,读书人之中,多有沽名钓誉之徒,这也算不得是一种贬低,只是为了名声而做出一些为人不齿的行径来,这般便是失去了本心本意了。

而读书人想要刷出自家的名声来,寒窗苦读自然是不行的,这也正是文人圈子为何老是混在青楼楚馆的原因之一了。

青楼楚馆之中人流量最是集中,消息传递的速度也快,显然是刷名声的最佳选择。

唐时便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经典佳作,后世宋时的柳永柳三变,也是混迹烟花杨柳的一把好手。

似周甫彦这般的人物,已经刷出了杭州第一大才子的名头来,又有了进士的官身,只差一个肥美一些的实缺罢了,可他尤不知足,但试问又有谁会嫌弃自己的名气更大?又有谁能够容忍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来挑衅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