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青楼画舫有才子佳人相互唱和,蒙学书院有家国天下琅琅书声,商铺菜市有在商言利讨价还价,小门小户也有温情款款相濡以沫。

对于苏牧,他们有爱有恨,有褒有贬,有恩有仇,可这一切,都已经随着一场战争,成为了过眼云烟。

赵文裴与苏瑜北上江宁,赵鸾儿也不知去向,李曼妙跟着厉天闰到七星岛继续做着皇帝国主的梦。

现在想起来,当初跟宋知晋赵鸾儿等人的那些爱恨情仇,只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小打小闹罢了。

但苏牧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路,收获了不一样的结果,或苦或甜,千思万绪。

他不怕这些百姓骂他,就像他不会因为别人赞他而得意一样,因为是非曲直,总有分晓明白的一天。

入城之时,童贯将他立为标杆,为他洗刷冤屈,可效果寥寥,他心里其实已经很失望。

今日出门之前,他便信心满满,希望有人能够来相送一场,可临了却只有陈氏母女,平素里的街坊邻居都没有来看一眼。

他的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难道他为这座城市,付出得还不够多么。

难道他做了这么多的牺牲,却换不回这些百姓一句感谢么。

直到这一刻,他才看到了,老百姓眼中的认同,这是他苦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的一种目光。

他甚至连头都不敢抬起,只是用手紧了紧脸上的红巾,浑浑噩噩才走到了码头。

人群之中有一个粉嘟嘟的小丫头,挣脱了母亲的怀抱,从人群之中跑出来,差点就撞在了苏牧的身上。

她闪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却是被苏牧脸上的红巾给吸引住了,而后似乎想起了母亲的嘱托,有些肉疼地将手里的纸鸢,递到了苏牧的面前来。

苏牧轻轻蹲下,笑着抚摸那小女孩的头,接过纸鸢,上面画着一个孙大圣的画像,不过孙大圣的脸上,却多了两道红。

那小女孩看了看纸鸢,又看了看苏牧,似乎想起什么来,小心翼翼地伸手,将苏牧遮面的红巾给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