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

听得那骑士粗鄙的叫骂,燕青的心头大石总算是落地,来人可不正是韩世忠韩泼五么。

韩世忠乃是老西军出身,是真正见过血腥厮杀的百战老卒,若非人太粗,在军中没有太多背景,早就升任指挥使了。

虽然他为人粗犷,不拘小节,毛病很多,在军营里不是喝酒就是关扑赌钱,是个老刺头,但人缘极好,对底层士卒很是关照,人脉极好,所以上锋都笑骂他为韩泼五,而军士们都尊称他为韩五哥。

此次他与岳飞徐宁宗储等小将跟随童贯大军北上征伐,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一营指挥使,麾下足足五百人,而且还是骑兵,当骑上燕北大马之时,他终于找回了当初在西夏边境冲锋陷阵的热血感觉。

无论高层军官如何看待这个刺头和老兵痞,在挑选军中最重要的营团,斥候营的指挥使人选之时,韩世忠还是力压群雄,成为了一营指挥。

因为无论他的品性如何,这位硬汉子只要上了战场,便永远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头,全然没有平时的惫懒无赖,他的骨子里,便是一个厮杀汉。

大军北伐虽然筹备了大半年,诸多军需军备都不缺,但马匹却成了问题,马军行营的大佬们头发都愁白了,没战马还叫个球的马军。

不过斥候负责刺探敌情,没有战马是不行的,斥候营自然也是最优先配备战马的营团。

做熟不做生,岳飞徐宁和宗储几个也被分到了刘延庆麾下的马军行营之中,不过他们并没有韩世忠那么好运,虽然营里都是骑兵,但战马却严重不足。

宗储早在平叛方腊之时便已经是都司,所以晋升指挥使之后,轻车熟路,早已惯熟,底下分到的也都是些精悍的老卒。

而徐宁和岳飞年纪太轻,资历太浅,虽然拥有评判之功,晋升到了指挥使的位置,可底下的老兵根本不买账。

雪上加霜的是,十一月中,皇城司又领了一名人熊一般的大汉,以及一百二十六名瘦巴巴的昆仑奴,塞进了岳飞的营团里。

岳飞的营团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多人,上头却没有给予额外的编制,只能从他本来的营团里抽了一百多人出来,在替换成这一百二十多昆仑奴。

为了这事儿,岳飞也成为了大营里的笑柄,当然了,这名小将的勇武是无人敢质疑的。

但在战场之上,个人勇武与调兵遣将是两码事,一个好的士兵不一定就是好的将领,所以到目前为止,苏牧的这拨老熟人,也就岳飞混得最差。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才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岳飞的营团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

大焱的军士也没点眼力价儿,见着卷毛大胡子的异族人,开口就称呼人家昆仑奴,实则这些人叫什么马穆鲁克人,而那个人熊一般的红甲壮汉据说是皇城司举荐的江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