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根据后世的史料记载,郭药师会被成功招降,然而在往后的几年里,当金人南下侵略大焱之时,郭药师又将如同墙头草一般背叛大焱,投入金人的怀抱。

从这一点上来说,种师道不愧为沙场老将,便如同诸葛亮看到魏延脑后有反骨一般。

事实上童贯也很清楚郭药师的为人,更知晓这样的人不能尽信,然而童贯也坚持地认为,我没有必要信他一世,只要信他一时就好。

在苏牧看来,其实在眼下的战争局势之下,招降郭药师的利处,自然要比讨伐剿灭他来得好。

这也是显而易见的短期利益,而种师道却看到了未来的格局,不想让郭药师为大焱的将来,埋下隐患。

这就暴露出童贯与种师道截然不同的两种高低境界了。

童贯目光没有种师道长远,他将沙场当成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买卖场和赌场,在他看来,只要一时得利,能够让他功成名就,也就足够了。

他仍旧将大焱帝国当成他个人施展抱负的舞台,而种师道却把大焱真正当成了家园。

他就是这个家园的守门人,他为的不是个人一时的荣辱,而是为了整个大焱千秋万载的延续。

并不是说种师道就如何伟大,童贯就如何不堪,但在这个考虑层面上,种师道确实要比童贯,更让人尊敬。

在来之前,苏牧就已经猜到了这次面谈的焦点和关键,甚至他也很清楚,虽然自己是曹顾的助手,但必要的时候,肯定要选择童贯和种师道其中的一方。

否则任由他们两人拉拉扯扯磨磨唧唧,战机稍纵即逝,这次北伐即便有种师道这样的大焱第一军人,也会再度以遗臭万年的笑柄来收场。

所以他需要白玉儿。

曹顾是见过白玉儿的,而且这一路北上,他是见着白玉儿一天不一天高大,惊骇于那种肉眼可见的惊人生长速度的同时,他也感到诧异,不知苏牧为何要带白玉儿过来。

苏牧本来就高挑挺拔,可白玉儿站在他的身边,竟然也没有逊色半分,甚至他的所有风头,都被白玉儿给抢了过去。

根据史料记载,狮子进入中国的时间大概是汉朝,当时大月氏进贡给大汉的金毛狮子,只是当时见过狮子的也就只有皇帝和身边的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