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页

若此事真的能成,辽国即便不灭,也会被打残,而女真大军承受数十万大军的冲击,无论是完颜阿骨打还是隐宗,都必定遭受沉重的打击,一时半会儿绝对缓不过气来。

这样的状况,对大焱便是天大的好消息,当然了,即便辽国灭亡,女真又被削弱,大焱想要一统天下还是很困难的。

大焱能够拿出手的武将并不多,也就苏牧进入军界之后,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都给提拔了起来,否则也就只剩下种师道、杨可世、王禀、辛兴宗和刘延庆这些老家伙。

如果让这些老将出马,应该能够顺利瓜分辽国的地盘,非但燕云十六州,甚至更北的地方,都有能力去染指。

可按照大焱朝廷重文轻武的尿性,文官们又怎么可能让武将镇压节制一地,去做封疆裂土的勾当?

试想这些武将一个个都占据辽人原本的地盘,拥兵自重又领军在外,这必将成为武将横行的时代,而文官们哪个愿意远离皇都,到这山高水远的地方来节制武将?出了皇都,没有了舆论力量和皇帝的尊威,他们又如何能够节制这些武将?藩镇割据的局面会将大焱打得七零八落,这让官家如何能够安坐龙椅?

也就是说,就算辽金两败俱伤,大焱也没有气魄和能力,吞并战后的地盘,撑死了也就将燕云十六州和附近的一些疆域拿下罢了。

眼光和魄力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做多大的事,赵劼连守成之主都勉强,想要成为一统天下的雄主,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但如果能够尽可能消除辽国和女真的影响和压迫,大焱多占领一些土地,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当然了,如今谈论这些,难免有些遥远,毕竟辽金两国的大战还未开始,更漫说尘埃未定,一切都只是画饼充饥罢了。

如果历史大局仍旧按照史书上发展,那么这一役,辽人必定大败,临潢府失陷,老皇帝北逃,今后北方大地可就是金国的天下了。

这里有一个前提,如果大焱不出兵,辽人的地盘必将成为女真的天下,因为金兵擅长攻伐,背后却有隐宗在支持。

岂不见金国人一路征伐而来,军队扩张的规模和速度都不算惊人,但他们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消化战果,就是因为背后有隐宗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支撑。

借助金国这个明面上的强大打手,隐宗也渐渐从地下的黑暗世界走出来,走到了阳光之下,开始拥有与显宗叫板的资本。

如果金国大军击败辽国,赶走辽国皇帝,占据辽国的地盘,那么隐宗将凭借金国,彻底压制显宗!

赵劼即便再没有魄力,也应该看到这一点变化,为了压制隐宗的发展,出兵插足辽金大战,绝对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这也是苏牧为何让张宪说服童贯和种师道的原因,因为形势所迫,官家赵劼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即便北伐军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出兵,赵劼也只会感到庆幸,而非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