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猜测连连之时,官家有这样的方式,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虽然苏牧杀人在前,而刺客早已视死如归,即便苏牧不杀,刺客也肯定早已做好了自尽的准备,说不得要反杀苏牧,官家或许也早就想到,才下了个生死不问的命令,也是在维护禁军的颜面罢了。
不过这刺客能够进入宫城,若说禁卫之中没有关系牵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刺客在圣驾前行凶,竟然差点射杀了童贯,这事情就已经是泼天的大事,与其说让苏牧来调查,倒不如说是让苏牧清洗殿前三衙!
大焱的皇帝也不能一手遮天,许多人事任命要经过一道又一道的程序,过手一个又一个衙门,最后才生效,太祖太宗朝还好,皇帝有着毋庸置疑的尊威,任命罢黜常常一言决之。
可到了真宗和仁宗朝,宰相和文官的权力达到了巅峰,许多时候官家想要任命一个人,还要受到政事堂和诸多文官的监督,甚至于政事堂的宰相们有权驳回官家的人事任命!
当然了,这也只是老黄历了,到了当今官家这里,大焱的朝堂规矩虽然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化繁复,但官家的威望也暴增,特别是蔡京童贯王黼等人,无一不是宠臣,又怎么会驳回官家的任命。
而官家在口谕的末尾还特意提到了这一点,分明是在宣告,他对苏牧的任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容不得任何人来反对。
这道口谕经王守恩的口中宣读出来,那些个禁卫们一个个顿时傻眼了。
就在前一刻,他们还围困着苏牧,要将苏牧与这刺客联系起来,而下一刻,苏牧就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非但如此,殿前侍卫司的大部分禁卫如今都要归苏牧来指挥和管理,看官家这态势,天知道苏牧要搅起多大的血雨腥风来!
蔡京以及大部分官员都是极其震惊的,而苏牧又何尝不是?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猜到了赵劼的用意,直到他干脆利落杀死庞万春的那一刻,他都觉得自己的推测并没有错。
而赵劼竟然将大半禁卫交到他的手里们,表现出信任的姿态,这反而让苏牧不得不重新思索这里头的含义来。
他知道行刺一事绝对不能查,因为赵劼极有可能就是幕后主使!
而赵劼将他任命为都虞侯,想让他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清洗侍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