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不如人是明摆的事实,且很明显数量也不如人,他们光从岭南各族那里就得知吕哲麾下的军团有四个,三支兵团是常备军,其中一支就是南侵的南部军团,另外还有什么北部军团和东部军团,有一支更为精锐的军团叫禁卫军……

老天!没开玩笑吧?一个军团二十万人,四个军团岂不是八十万人,吕哲似乎随时随地都还能在武装起二到三个军团,甚至是更多?

得了!别什么更多了,光是四个军团都是八十万青壮,快达到瓯雒国的总人口数量了。与这样的对手交战?那该是多么缺心眼的人才会干的事情啊!

还真的有缺心眼的,那人就是瓯雒国的安阳王开明泮,臣子们都在劝岭南人在迁移,岭南各族都不要土地了,他们何苦去招惹这样的敌人,可开明泮说什么都不愿意放弃,怎么也要尽到相应的义务。

对于瓯雒国来说,他们的义务是刚刚有的,那就是帮助岭南各族挡住或者拖延吕哲军的入侵步伐,换取岭南各族迁移瓯雒国疆域的臣服。

没得说,岭南各族迁移往南的人口没有办法仔细算,但是怎么也有三十来万,三万瓯雒国军队哪怕是折损在离水战场能换来三十多万人的感激和臣服,怎么也是划算的吧?

当然,三万多的军队不能全折损咯,至少古蜀人、巴人和一些亲近的雅利安人不能当草芥丢了,开明泮和一众文武在战事无法维持之前也该及早撤离。

岭南各族为了掩护部落往后迁移很拼命,七天之内各处集中过来的岭南人已经在进攻中战死了将近两万人,一些轻伤或者跑回来的岭南人也被各部落的首领命人杀死,拢共的损失人口达到了二万四千人。

杀死逃跑的族人,那是为了警告其余人,现在正是族群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些人的性命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为了达到视死如归的冲锋趋势,杀鸡儆猴十分有必要。

很残酷,各部落首领的亲戚哪怕是逃回来也是被杀死,残酷变成了残忍,但是与族群的延续相比这些又算得上是什么!

“阿匍(类似于大人之类的称呼),华族人本来该泅渡的援军没有见着。”说话的人不但是一身的刺青,脸上的肌肤密密麻麻也令人眼花缭乱的刺青,他是桂越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字很复杂,但是简称为松木。

开明泮是有点老糊涂了,可是不代表智慧完全丧失。他说:“连续七日强渡军队增援,偏偏不大股人马渡河,怎么可能没有诡计呢?”

“是啊阿匍,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发动总攻吃掉那些人(西岸吕哲军),然后……”

“等!等到晚上。现在不断的派出人手消耗他们的意志和体力,等待傍晚的时候我的军队会发动总攻。”

“好的阿匍。”

曾经周王室的封国,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作战从来都是讲求计谋,很多人将这种行为称呼为智慧,但是实际上这并不能称呼为“智慧”,该是军事谋略。创造发明才是智慧,但是华夏体系显然不这么看,开明泮的瓯雒国严格来说也是华夏文明的体系,因此很显然对于智慧的理解方式也是拥有足够计谋的军事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