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薛国关确实死得有点冤,按照如今的思维模式去解读他的一系列做法,就能看出一点端倪。首先,他给朱由检指出了特务机关的不作为,指责他们已经成了排除异己的工具,却丧失了原本的作用。其次,他给朱由检指出了皇亲国戚对大明帝国的危害,说他们是一群养肥了的蛀虫,可以拿他们开刀。仔细思量下,能爬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薛国关又岂是那种蹩脚的政治白痴?在大明绝大部分大臣只知道尸位素餐得过且过时,他还算有些勇气,愿意得罪别人也要给朱由检来个忠言逆耳。
谁知道朱由检又一次习惯性地卖队友,在真的出了事情后,就只能拿薛国关出来顶罪,杀了他来安抚那些皇亲国戚。这也是朱由检做人的失败之处,大臣们又不傻,自然能够看清楚皇帝的那点担当,自然就逐渐的君臣形同陌路。我们总是可怜李自成进京时,朱由检一个人在朝堂上,却不见有大臣上朝的凄凉,其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南宋被灭,十万读书人投江殉国呢,到了朱由检这里就是近乎众叛亲离,实在怪不了别人。
第08章 牛二见李闯
周延儒是一个在帝国官场上几上几下的老官僚,属于那种好事坏事都掺合着做过一些的人物。他的死,自有其取死之道,却也很有点让人不知说什么好。周延儒死后,和大名鼎鼎的严嵩一道被列进了《明史》中的“奸臣传”,后世一些史学家认为有点莫名其妙,觉得此人似乎还没有这样的资格。
在原本历史上,崇祯一朝十七年,总共使用了五十位内阁大学士,史称“崇祯五十相”,就是崇祯皇帝有五十位宰相还亡了国的意思。讥讽的味道很重。
周延儒在崇祯三年九月,曾经出任过一次内阁首辅,当时,朝廷内党争剧烈,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是非善恶的底线,衡量国家事务与用人的标准大体上以是不是自己人为准绳。周延儒是江苏宜兴人,他的家人子弟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以至于他家的祖坟都被人在夜里掘毁,宅院也被人纵火烧掉。在朝中为首相的周延儒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口碑很糟。三年后,在一场分辨不出是非善恶的官场倾轧中被罢官还乡。
如今,随着海东龙帅大举对大明用兵,大明局势一天比一天糟。一批东林党和复社的人投资几万两白银为周延儒活动,终于使朱由检想起了他的若干好处,于是召他回京,第二次出任内阁首辅。此次受召的有三个人,其他两人,一个坚辞不就,另一个到京后立即告病回乡,只有周延儒喜气洋洋地前来上任。据说,他的儿子告诉父亲,自己夜里梦见去世的母亲披头散发地抱着自己哭泣,儿子极力劝阻父亲,不要复出。周延儒表示,此次复出,自己将要竭尽全力做好事,以报效皇帝,报答那些寄希望于自己的人们。
周延儒复出后,的确做了不少善事,譬如减免各地历年积欠的赋税,为一些冤案平反昭雪,制止东厂、锦衣卫刺探臣民隐私等等,史称“都人大悦”。这些是导致后人为他名列《明史》“奸臣传”抱不平的主要原因。却也为他后来遭祸,埋下了伏笔。帝国官场之乖戾吊诡实在令人一言难尽。
然而,此时的帝国官场早就不是周延儒第一次当首辅时的模样了。现在,官员们不但以是不是自己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而且,还一出手,就要力图置不是自己人的那些人于死地。周延儒在得到一批人拥护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憎恨。譬如,锦衣卫首领骆养性便是最可怕的一位。原因很简单,周延儒奏请皇帝制止东厂、锦衣卫刺探臣民隐私,使这些大小特务们的权限大受限制,断了财路。他们无法不恨得牙根痒痒。
因为龙辰骑兵作战的方式,快速击溃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兵锋到了京畿。一位名叫熊开元的官员当着皇帝的面,指责首辅和督抚大员们在护龙军内犯的问题上负有罪责。朱由检命令熊开元写一份奏疏。结果,熊开元的奏疏写得不痛不痒。当时,护龙军尚未退去,龙辰还在那里个i袁督师举行祭奠活动,朱由检正为此焦头烂额,看到奏疏后极为恼火,下令锦衣卫逮捕熊开元。
偏偏这熊开元是锦衣卫最高首长骆养性的同乡,骆养性遂借审讯熊开元的机会,把周延儒的隐私一一揭发出来。就此,周延儒在皇帝的心目中变成了一副怪怪的模样。
随后,崇祯皇帝真的忍无可忍了。他把周延儒等人召来,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周延儒慌忙劝阻,并表示自己愿意代替皇帝亲征。朱由检冷笑一声,说:“我刚算过一卦,此刻正是出师的良机。先生要是真的愿意去,就立刻出发。出宫门以后就往东走,一定不要向西转。”
周延儒的家在宫门西边,他离开皇宫后,连家也没敢回就亲征去了。
当时,共有四路地方部队赶到了北京,周延儒带着他们驻在通州。结果他们每天互相宴请,没有敢和护龙军打过一仗,却每天早晚各向皇帝报捷一次,并为立功将士请求封赏。一个月后,龙辰领军回了山海关,周延儒凯旋回京。据说,崇祯皇帝拉着他的手慰劳备至。
没有几天,周延儒谎报军情、欺蒙皇帝的报告便陆续送到了朱由检手中。鉴于周延儒的崇高地位,且长期任劳任怨为皇家服务,崇祯皇帝很给面子,只是将他罢免回家,还赏赐给他一百两白银的路费,他可以享受乘坐国家交通工具、免费在国家招待所中食宿的待遇。周延儒算是平安着陆了,他的儿子也为此大松了一口气。
谁知,有一天,一个可能和锦衣卫有些瓜葛的官员,有意无意地点拨了朱由检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朱由检在最宠爱的田妃宫中,看到了一双制作得异常精美的绣花鞋。拿起来一看,那鞋上用金丝工整地绣着“周延儒敬献”五个字。当时,朱由检勃然震怒,将田妃呵斥了一通,吓得田妃连连叩头请罪。朱由检拂袖而去,此后,连续几个月不再理睬这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