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龙城已经不是他们的升龙城了,这里也不再是大越的国都,这里是大汉的城池。这里的一切,连城带人,都是大汉的战利品。每一栋房屋,每一件家具,甚至每一个越人,都会被明码标价,然后卖出去。
也许一个月也许三个月,就会有许多汉人从中原迁来。
他们会进入这座城市,这些房子这些田地这些商铺这些家具,就都会是他们的了。
升龙城很大,这座城市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国都并改名升龙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城池位于资源丰富的红河平原,离海也较近,物产丰富,人丁兴旺,向来是安南最重要的地方。
而且这座城池处处都有着汉式的风格,城中的布局甚至建筑等,都与中原十分相似。不管安南人怎么叛服不常,这依然都是一个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的国度,儒家思想中原文化,都在这里处处可见。
“占据升龙城,也就控制了红河平原,如此肥沃的一片三角洲平原,比起珠江平原还要富饶肥沃,仅是这红河平原,就能供养三千万人。”傅山语气中满是激动。
第七百五十一章 再次亲征
龙汉三年的年末,捷报频传。
镇南将军傅山率大军破越都升龙府,西海舰队穿越马六甲海峡千里抄袭东吁沿海重镇大光,靖南将军郑芝龙率军破东吁重镇蒲甘。
加上此前赵康攻占真腊副王城普利安哥,占据了中南半岛东南端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大汉在中南半岛已经占据了一个极好的形势。西面,靖南军和第九舰队,合力打通了自云南到大光的出海口,而东面沿海,镇南军和第六舰队则攻夺了自广西到普利安哥的所有沿海地带。
再加上定南将军刘允升已经接管了葡萄牙人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城。
大汉已经把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一起四面合围了,现在,中南这块最肥的肉,已经进了在大汉的嘴中,谁也别想抢走了。
在这张大网里,还有东吁和南越的残余,有南掌、大城、真腊三只困兽。以及马来半岛上柔佛、北大年、霹雳、雪兰莪等小苏丹国。
虽还没有竟全功,但已经砥定了未来的格局。
中南半岛四大三角洲,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大金沙江三角洲,如今大汉已经有其三,仅暹罗大城国控制的湄南河三角洲还未拿下。仅仅是这三个三角洲,就足以支撑大汉一直打下去,直到扫灭征服整个中南为止。
不过就在这接连大胜之时,中南三路大军的统帅,却悄然奉旨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