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嗣笑道:“哪有什么关系?对于俄国来说,德国的主攻方向是西线,东线只是防守。要头疼也是英法,他们只要守好自己老窝就行了。等到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了,他们再动手摘桃子不迟。所以联盟这种东西,就是勾心斗角,各怀鬼的。这些列强坑起队友来可是不带眨眼的,如果能够连同队友对手一起坑了,那就最好不过。”
袁世凯表情复杂的摇摇头,接着问道:“文总,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是看戏啦,顺便做做生意。欧洲一开战,生意就好做了啊。现在他们全力生产武器都来不及,民用物资就顾不上咯,我们就趁机把他们的市场占了。”文德嗣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
顿了顿,他又向国务院总理张立铮问道:“对了,我们在欧洲的人都撤回来了吧?”
“在约瑟夫一世遇刺之后,我们通知所有在协约国和同盟国的人员撤离。目前重要人员都已经全部撤离,还有部分剩余人员也会陆续撤离。请放心,交战国不会攻击我们撤离的人员,他们不敢……”张立铮说到最后那句“他们不敢”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废话,他们当然不敢,要是把中国这样的列强推到对手阵营里面去,那乐子就大了。谁也不敢承受这种结果,列强又不是傻子。他们非但不会攻击中国撤离人员,反而大开方便之门。
“另外,亚欧铁路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全线通车?”文德嗣又问道。
张立铮说道:“目前,欧洲部分和伊犁到德黑兰等几个分段都已经通车,现在还剩下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大概今年年底可以全线通车。”
“这个要抓紧,和奥斯曼那边协调一下,要是他们人手不够,我们派人去修……这条路就是以后的金路啊!”文德嗣说道。
第223章 不一样的一战
在一开始,包括参战双方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对于“这场战争能持续多久”的看法都是差不多的,他们都认为这场战争会在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内结束。因此参战双方一开始也都认为凭借自己的物资储备已经足够应付这场战争了,都没大举外购物资、设备,甚至没有阻止中立国的物资流向敌国,当然军用物资还是会阻止的。
所以在一开始,各个中立国的生意都没有明显起色,自然也没有开始扩大生产规模。了解历史走向的中国政府自然不在此例,中国在这几年里都在拼命扩大生产规模,使劲的囤积物资。中国在这几年的疯狂建设里,在全国各地都兴建了大量的仓库和油库等仓储系统,其中还有不少是位于山腹内的洞库和地下仓库。这些仓储系统一方面是用于战略物资储备,一方面则是为了囤积准备在一战中外销的物资。
趁着双方还没打上火的这段时间,中国和旗下的大量马甲公司都在加班加点向交战国的强运物资,当然现在这个价格是不会卖的,要等到双方物资紧张的时候,才会高价抛售。
就这样,中国一边看戏,一边准备倾销。第一个大主顾很快就有了。
4月27日,俄国驻华大使廓索维慈找上门来了,同时还砸了个大订单。
“五十万支步枪,五十万把刺刀,一亿发步枪子弹,600门75毫米榴弹炮,300门105毫米榴弹炮,两种炮弹各10万发,200万套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