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页

随后,海军就开始发动攻击,第三航空母舰支队的“南绥号”和“金洲号”航母上起飞的歼-14“短尾雕”,第三两栖支队的魏国号和楚国号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强-10“海鹞”攻击机,开始对要塞群剩下的东西进行打击。

在空袭的同时,两艘王玄策级和两艘田单级火力支援舰也跑到了岸边,用它们搭载的6门280毫米、10门310毫米和4门360毫米重炮对岸边的火力点和防线进行打击。

然后就没什么了,西澳大利亚这里的人口本来就少,这个海防要塞只有一个半旅的兵力,不到一万人。在这样恐怖的火力打击下,直接就搞定了九成以上的工事和八成以上的有生力量。半小时后,作为先头部队的海军陆战队第8旅就在顺顺当当的登陆了,一边巩固了滩头阵地,肃清残敌,一边控制了卡那封港口。

随后,搭载第11装甲师的船队靠港,开始卸下这支王牌部队。

在广阔的西澳荒原上,第11装甲师这支部队简直如鱼得水,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挡者披靡。4月16日,他们就冲到了珀斯,4月20日就冲到了西澳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奥尔巴尼,好吧,现在这里还只是个小镇。

随后他们沿着海岸一路扫荡,一直打到了大澳大利亚湾西侧的艾尔。随后,他们在这里接受补给,并休整了几天,并等待后续部队。今天他们就接到新的任务,消灭从阿德莱德赶来的澳大利亚装甲部队。预定战场就是这片广阔的纳拉伯平原。

第628章 装甲熊猫(中)

南澳大利亚州,纳拉伯平原。

在中国第11装甲师的东方约300公里外的平原上,另一支机械化部队正在相向而行。

数千台发动机轰隆作响,钢铁洪流滚滚而来,数千条的履带碾过风化的石灰岩地表,向西方疾驰。

这支机械化部队是澳大利亚的第二机械化军,下辖第二和第三装甲师,第五和第十二机步师,以及第十四摩托化步兵师,这也是他们目前最强大的主力部队之一。为了防备北方那头贪婪的巨龙,本位面的袋鼠们在军备上花的功夫可比原时空多得多。虽然因为人口少,其常备军队在二战爆发前只有五个师,但在装备方面却是也一点儿不落后。这些常备师虽然名字叫“民兵”,但是其无论装备还是训练水平,以及参加过一战的官兵素质都绝对是正规军的水平。

反倒是那几个支援给亲爹英国的正规师,才是以新兵为主的部队。袋鼠虽然是跟着牛老大混的,但是人家也不是姓雷的,虽然亲爹那边要支持,但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老底都给了出去啊。再说,北方还有个关系不怎么好的大国呢。

因此本位面的袋鼠军力并不算弱,陆军五个常备师将近8万人,加上海军和空军,一共11万左右的军队。这个数字的军队,对于一个全国人口只有650万人的国家来说,已经很不得了啦。是的,本位面的澳大利亚人口要比原时空的同时期更少几十万,原时空此时的数据约是710万。少了这几十万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一战和西班牙流感当中死得更多。

为了方便中国,袋鼠们没少下功夫,也很是花了一些血本。一战之后,他们靠着大量的,廉价的战争剩余物资,把几个常备师都机械化了,两个装甲师,一个机步师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师。而且最重要的是,美国为了报复中国对南美的渗透,也就在三十年代开始,加大了对于袋鼠的扶持。很多武器被美国佬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了他们。到了二战爆发前,澳大利亚的五个常备师都鸟枪换炮,被他们搞成了两个装甲师和三个机步师。

只不过因为人口分布和地理的原因,袋鼠们的大部分军队都是集中在东部,特别是东南部这个核心区,西部基本上就没多少部队,偌大的西部也就只有一个师的部队,还是真正的民兵,直到中澳关系才转为正规军。这也是很正常,他们对于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的西部一直都不太重视。

但是到了现在,不重视也不行了。中国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西澳,而且借此为据点,向东部蚕食。袋鼠们也清楚,现在这种时候,必须挡住中国的进攻势头,否则就完蛋了。就算要缩卵与中国和谈,也必须打上一仗,争取点儿资本,否则中国开出的条件绝对会是高得离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