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雷晓飞真的忙得像个陀螺,跟着雷晓飞干的、“合作社”里的人也忙得像个陀螺。
高峰买回煤粉和煤粒后,雷晓飞就和李村村长李和商量,借用李村的石碾子,并把做蜂窝煤的工作承包了给李村。反正,现在李村的山田已差不多全部造好,水田也已灌溉完毕,村里劳力过剩。雷晓飞派出林采微做技术指导,按每做成一个蜂窝煤多少钱的形式,把蜂窝煤的工作交给了李和安排。
丹霞则带着几个雇工开展种植豆芽和芽菜。
煤炉胆送样合格后,雷晓飞让那中年窑主做五个三眼的,十个一眼的,做好了送过来。雷晓飞又让周梦蝶领着木匠们按煤炉胆的大小式样做煤炉壳。
雷晓飞自己则与高峰一起,带上几个雇工,边给大湖放水,边把大湖里的鱼捉到小湖里去。
水,放了足足一个星期,大湖终于露出了湖底。
果然不出雷晓飞和周学士所料,呈锅底状的湖底当中有两三个喷水眼。湖底的淤泥黑亮黑亮,雷晓飞在下湖捉鱼时已知道,淤泥足有一米多深,陷足其中的话,就要花费老鼻子的力气才能把脚拔出。当然了,这湖已不知形成了多少年代,从来没有干过,湖底的淤泥不厚才怪呢。
面对这厚实的湖底淤泥,雷晓飞不禁皱眉。淤泥太多了,淤泥多,淤泥里的腐败物质就多,不利于鱼的生长。
但如果要清理这片淤泥的话,那就大阵仗啰。四十多亩的湖面,算来也有近三万个平方米,如果淤泥一米深,那就有三万个立方米了,每人每天清五个立方米的话,那就要六千个人次才能把它清完,换句话说,如果每天一百人开工,也要两个月才能完成。还有的是,清出的这三万个立方米的淤泥不知运放到哪里好。
淤泥堆放在近处是肯定不行了,因为这样的话,不仅影响周围的住房、行人,也阻碍“合作社”的日常运作;但如果运到城外等远处,不但要花费人工,还要耗用不少的时间。
雷晓飞连续冥思苦想了几天,也没有找到头绪。众人见雷晓飞这几天老皱着眉苦思,也就没有打扰他。
这天,雷晓飞又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他就索性到李村那边去转转,看能否找到灵感。
第205章 一举两得
雷晓飞不想惊动他人,就绕路先来到李村的后山。
后山的山田已经按雷晓飞的设想全部造好,农作物也按雷晓飞的计划全部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