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飞计划的第三步是要让官府出面,对一些地方性的产品进行跨地区销售。比如像李村的干货,就可以让官府出面,销到全国各地去,这样,既可以让农民赚到钱,也让官府挣到好名声。
当雷晓飞把这个计划告知丹枫时,丹枫呆了。他消化了好一阵,才领会这个计划的内涵,不禁佩服地对面前这个未来女婿赞道:“真不知你的脑袋是什么构造的,竟能想到这么周密,这么长远。你还说我和周学士是老狐狸,看来,我们两人加起来也不及你的心思缜密。”
雷晓飞瞪了未来岳父一眼,说道:“要不是你们这两个老狐狸拖我下水,我才懒得花费这么多的脑细胞,过些悠闲的日子,跟你的女儿花前月下不是更好?”
丹枫尴尬地讪笑了一下,正容地说道:“以雷小哥你的能耐,这不正给了你一个表演的舞台吗?况且,我们也正在为这里的人民谋幸福呢。”
“表演不表演就罢,我只想低调一点做人。”雷晓飞也正色地说道:“我也正是看在您说的后面那一点,才给您做事的。当然,还有看在您的女儿份上。”
“贫嘴。”丹枫笑骂了一声,然后说道:“好啦,言归正传,就按你的计划行事,你需要我怎样做?”
“现在只是进行调研,由我一个人做足够,您就给我派个向导和出份公文就行。”
“好,那我明天就派个向导给你。”丹枫沉吟了一下,说道:“让高峰也跟你一起去吧,好有个照应。”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雷晓飞就早出晚归地奔波在穗城附近的村庄里,对每条村的地貌、人员、田地、收入、工具、牲畜等等一一做了了解,并记录在案。同时,他也对每一个集市做了考察,对每处的经营状况、经营项目也做了记录,为以后改革的调控市场和“合作社”的经营方向准备资料。
半个月下来,穗城附近方圆二十里的村庄,雷晓飞已基本跑了个遍,他准备逐步再扩大考察范围。
这天,雷晓飞从离穗城二十里外的王村回来时,已是傍晚时分。雷晓飞拖着疲惫的身子,巡查起“合作社”的产业来。
雷晓飞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无论回来多晚,也无论回来多累,都要巡查一次“合作社”的产业再休息。
雷晓飞巡到“湖心画舫”时,却见一位老人,盘膝坐在画舫门排楼后的四曲桥的栏杆上。雷晓飞奇怪了,他想:酒楼现在应该已收市了,什么还有人在这里?而且这个老人这样坐在栏杆上,也很危险呀啊。想到这里,雷晓飞连忙走上前去,对那老人家说道:“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吗?您这样坐在这里很危险啊,快下来再说。”
那老人望了雷晓飞一眼,反问道:“你是这酒楼的人吗?”
雷晓飞打量着这个老人,只见他身形高大,人略胖,大约六十左右年纪,满脸红光,从他那滋润的神态,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个身体健康、日子过得不错的人。而且,这从这老人的脸上,雷晓飞还看出了一股威严,上位者的威严。但让雷晓飞不解的是,这位老人身上的衣服打着很多补丁,就像乞丐的衣服,与他的身体状况和威严形成很大的反差。他的腰间还挂着一个颇大的葫芦,不知葫芦里装着什么。
雷晓飞没有回答那老人的发问,只是继续劝道:“老人家,您下来再说好吗?您这么一把年纪,如果掉下湖里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