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剩下的不是主战场的战场,是近墟的那一面,因为这边只有一条窄路,大部队舒展不开,雷晓飞决定派兵死守这个路口,让敌人不能越雷池半步。他准备把这个较轻的任务交给还挂在自己名下的番山墟的屯兵。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也就是说,有十倍的兵力,就围歼敌人。现在一是因为已方的兵力有限,二是有地形可以利用,所以,雷晓飞就大胆地部署了一个用同等的兵力打围歼战之局。
洪七公那边早前传来的消息说道,因时间紧迫,丐帮只能召集到一千多名的帮众。不过幸好的是这班帮众基本都是会武之人,相信他们的战斗力不弱。
大河那边的防线,有巴蜀来的特务连四百多人加番山墟守河那三百守兵,共七百多人。特务连是雷晓飞一手带出的精英,战斗力当然就不用说了。
靠番山墟城墙的这边,雷晓飞布置了四百名的屯兵把守,因为这边只守不攻,地形也适合防守,所以,雷晓飞相信这边的问题也不大。
雷晓飞最担心的还是靠山这边的防线,一旦这边防不住,被敌人突破,让敌人入了山林,就不但达不到围歼的目的,反而会让敌人依山林抵抗而成了一副对峙之局,那样,对雷晓飞这方就极为不利。
就是因为这道防线关键,所以雷晓飞把手头上剩下的可用之兵都投入了这边,投入的兵力是番山墟所剩下的所有士兵,包括守山这边的那三百守兵,共有一千五百人左右。而且雷晓飞还决定亲自坐镇这边战场。
雷晓飞这方投入这场围歼战役的一共有四千人,堪堪与敌人成了一比一之局。
以一对一的人数来打围歼战,道理上来说是不可为的,因为被围歼方的兵力集中,而围歼方的兵力分散,所以,被围歼方容易从围歼方的任何一个方向集中兵力撕破防线突围。除非是围歼方的有其它方面的优势。
雷晓飞就是要创造已方的优势。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形之下,雷晓飞决定在武器上与战术上创建优势。武器就不用说是他屡用屡见效的竹签了,至于战术呢,他就决定实施突袭。
番山墟的周晃周守备,原先就决定在天未亮的时候,出动所有的军队突袭穗城与番山墟之间的叛军,所以,他已经通知了包括屯兵在内的番山墟的所有军队,在凌晨四点钟集中练兵场,等候出击命令。
雷晓飞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把周守备的攻击计划稍作调整,除了人员和战术上作了上述的调整以外,攻击时间也推迟了。他决定在叛军睡醒之后,刚起床时,再实施突袭。
雷晓飞拟定的突袭,准备采用他在巴蜀剿匪中惯用的战术,就是先远攻后近战。所以,他要在敌人睡醒之后再发动攻击,因为站着的人比躺着的人更容易被竹签击中。
围歼的战场布置好后,就要布置守城的这一摊。番山墟的所有兵力都投入了围歼的战役中,又哪还有兵来守城呢?如果让番山墟正面的敌军发觉了守城的兵力空虚,还不趁机全线发动攻城,那时,番山墟岂不危矣?
号称天才的雷小哥,当然就不会忽略这么重大的问题,他准备在守城的这边,布一个虚张声势之局。
番山墟正面的敌军,才是真正威胁到番山墟安危的主力军,有四、五万人之多,要制造出一个足够让四、五万敌军迷惑之局,不是那么简单。雷晓飞刚才让伍府尹和周守备召集全墟的竹、木匠,就是为布这个局作准备工具,能不能完成这个虚张声势之局,就要看木匠们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