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在这天的夜晚,雷晓飞又带人把强弩和抛射器安装在他规划好的地方,并给每个强弩和抛射器的阵地,配置了不少特制的“箭矢”和“土手榴弹”,还在每个阵地上,留下够两种武器轮番使用的二十人。

雷晓飞之所以没有在这几天出击,主要是他要运用“拖”的战术。敌人已经没有了给养,拖上几天,就更有利于收拾这班饿到没有了力气的暹罗军。

直到伏击战后的第四天,雷晓飞认为时间差不多了,才组织所有在番山墟的部队,准备全员出击。

这天,天刚亮,雷晓飞已经召集了番山墟里所有的部队,集中在番山墟的练兵场待命。

潜伏在“抗贼英雄村”周围的各路侦察员,也按雷晓飞的要求,在他规定的时间内,一一回来报告暹罗军的最新情况。到到了八点钟左右,最后一轮的侦察员回来报告后,雷晓飞就带领在番山墟里的几乎所有的部队出发。

说几乎所有的部队,是因为雷晓飞还留下了几百名士兵和屯兵的部队镇守番山墟。

雷晓飞在番山墟的每方城头上,各安排了一百个士兵加上临时从百姓中挑出的几百个强壮的中年人把守,而且雷晓飞还派出五十个士兵,向穗城的方向沿途戒备。

暹罗战俘,雷晓飞就用屯兵来领队看守。这一摊,雷晓飞也用上了兵加民的方式,让屯兵加上几百名临时挑选出来的民众负责。

番山墟里的所有事务,雷晓飞就交给了伍府尹全面负责。其它的所有将领、兵士,都随雷晓飞投入了这场对付暹罗入侵军的行动中。

雷晓飞这次行动,一共投入了四千名士兵、三百名的屯兵和几十个各路的武林高手主。四千三百几十人,相对暹罗入侵军剩下的三万人左右的兵力来说,是一比六七。这么悬殊的兵力差,雷晓飞怎么还敢这么大胆,主动出击呢?

雷晓飞之所以敢大胆策划这次出击行动,主要他认为自方有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些有利条件,足够抵消对方的兵力优势。

雷晓飞凭借的条件是地形、武器和对方的现况。

原来的“抗贼英雄村”,只是几间建在官道旁的房子,经过了雷晓飞带着“合作社”的村民战天斗地后,才修建成了现在这个规模颇大的农场。

现在的“抗贼英雄村”靠山面田,它的村后被一系列半环形的山包包围,而村前除了那几间建在官道旁的房子外,就是连成一片的农田。

暹罗军当然就不会驻在官道旁的那几间房子里啦,这几间房子的位置,极不利于防守。他们住在了雷晓飞曾经耗费了不少汗水和脑汁搭建的“碧翠园”客栈和在客栈下方原来雷晓飞带人开辟成菜田的地方。

暹罗军现在住的地方,就在山包和农田的包围中,他们要出到官道上,只有两条够两辆马车并行的土路。那土路,还是雷晓飞创建“合作社”时,为了方便运输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