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司令、师长,这边请!”僧人自动担任向导,将郑芝龙、郑兴引入寺庙左侧,那里有一口老井。

“此为三保井?”郑芝龙仔细观看,觉得老井除了井壁光滑一点,实在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此为三保官人亲手挖掘的‘三保井’,数百年来,井中从未断水。”僧人陪在郑芝龙身边,说到三保井的来历,脸色十分庄重,似乎那是三保寺的镇寺之宝。

“多谢大师指点。”郑芝龙携着郑兴,拜了三拜,又摆出祭拜的鸡鸭鱼肉,因为没有香案,僧人将寺内一张木板床拆了,临时充作香案。

直等到当地的百姓祭拜完毕,郑芝龙一行才开始回头,数里的路程,直到午后,才回到城内。

当天下午,替南海舰队登记人口的几名汉人发现,外面围拢了大量的百姓,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当地的百姓要暴动,但他们发现,他们错了,这些人不是来暴动的,而是来参加登记的。

因为缅怀郑三保,加上现在的南海舰队司令郑芝龙就是郑三保的后人,大量的百姓主动要求登记为汉人,他们不是一个人来登记,而是拖家带口,整个家庭都登记为汉人。

负责登记的人员见来人实在太多,就让他们排队,好说歹说,现场秩序还是极度混乱,似乎错过今日,他们既要丧失成为汉人的机会。

最后,负责登记的汉人,让每户派出一名代表,为全家登记,围观的百姓这才少了些,但围拢的过来的百姓情绪还是各不相同,已经登记为汉人的,喜笑颜开地去了,暂时没有登记的百姓,都是愁眉紧锁,有些人还急得大汗淋漓。

负责登记的人员个个都像是从麻六甲水道里捞上来的,不但工作强度突然增大数倍,被成千上万的百姓围着,在密不透风的闷热环境中工作,连喝口茶水的时间都没有,不出汗才怪。

天色渐渐暗下来,但没有登记的百姓还有很多,他们围着登记点不肯离去,大有不登记就不让离开的架势。

登记点热火朝天的场景,终于传到郑兴的耳中,他嘿嘿干笑几声,然后带着几名亲兵,亲自去登记点察看。

暮色中,大量的百姓围着登记点不肯散去,嘈杂的声音像是两支军队在战斗。

郑兴大喜,他让亲兵立刻重新找来当地的汉人,临时开辟两个登记点,这才将原先的登记人员脱身出来,回家洗澡吃饭。

排队的人群,差不多闹到亥时,这才全部满意地去了。

第二天一早,大街上到处是告示,还有许多陆战队的士兵帮助人群解读,告示的内容,主要是登记为汉人的百姓,将要得到的优厚待遇,比如,所有汉人将得到南海舰队的安全保障,农户重新分发农田,商户将按照大明的低标准征税,不会汉话的将免费安排教员培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