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着转着,两人来到了武市,这里是出卖各种武器的地点,当然是以卖剑居多。在其他地方,而且多种多样,长的可以超过一米,短的还不到二十厘米,而且都是做工精美,不过其中大部份都是青铜剑,也有少部份铁剑。
虽然在这个时代,铁制的农具己经普及,但武器仍然是以青铜为主,因为现在的冶铁技术还并不高,铸造优质铁剑的工艺难度较大。但也有少数技艺高超的工匠,能够铸出优质的铁剑来。
高原知道,铁制武器取代青铜武器,是大势所趋,因此也想找几个技艺高超的工匠,不仅想买一把优质铁剑,同时还希望能打造出几件新式的武器来,也可以加强赵军的战斗力。
但在一家门面很大佑出卖铁剑的商铺前,高原一连看了十余把铁剑,但品质都一般,还不如精工制作的青铜剑。而买剑的铺主见了,也知道高原不是一般的买主,因此也道:“这位客人是要怎样的铁剑吗?”
高原道:“品质越高越好,至少要强过我的这把青铜剑。”说着,把自己的青铜剑递给铺主。
铺主拔剑一看,也吃了一惊,道:“客人的这把剑已是少有的精工之作,价值至少也在数十镒黄金以上。质量超过客人这把剑的铁剑,恐怕不多,而且价值决不会低于五十镒黄金。别说是我的店铺,恐怕整个市里,都很难找出比你这把青铜剑更好的铁剑。”
高原道:“黄金不是问题,我只要剑好,只要是物有所值,那怕是百镒黄金也在所不惜。如果市里买不到,却么在那里能够买到呢?”
铺主从店内拿过了一支竹签,递给高原,道:“客人,你按照这个地址去找吧,这是我们赵国最好的铸造作坊,我家的青铜剑、铁剑有一半是从那里进的,也许能够找到你所要的铁剑,不过价格就要你去和他面谈。”
高原接过了竹签,看了一看,收到怀里,随手又拿出一包铜钱,大约还有三四十个,扔给铺主,道:“算是谢谢你的。”
第45章 烈武行馆(一)
就在高原和李瑛鸿准备离开这家店铺的时候,只听有人道:“瑛鸿,原来是你在这里。”
高原和李瑛鸿转头循声看去,只见隔着十余间店铺,在四五个年轻人的拥簇之下,有一个红衣劲装的年轻少女,在向李瑛鸿打招呼。
她的年龄和李瑛鸿大体相当,容颜秀美,英华风貌,和李瑛鸿相比,竟然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而且在她的腰间也挂着一口宝剑。在她身边的那几个年轻人也都是扎巾箭袖,佩挂宝剑,显然都是习武的人。
赵国本来就尚武,而且年年征战,习武风行,哪怕就是儒家文士,也都会学一些防身剑术,再佩一把剑来作装饰,而且武馆行会也很多,因此武士装扮的人也十分常见。
而李瑛鸿见了那红衣少女,立刻满脸笑容,几步迎了上去,道:“红绫,你怎么也在这里。”